《壶口瀑布》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2410字。
壶口瀑布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李享玲
教学目标:
1.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把握其雨季和枯水季的特点,领会多角度描写瀑布的妙处。
2.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领会多角度描写瀑布的妙处。
2.难点: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品析鉴赏法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有关壶口瀑布的资料和图片。
2.解决生字词,读通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回顾了解游记的特点。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根据预习提示和课后“研讨与练习”做批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代文人赞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天险,壶口最惊人。飞流撼天地,涛声泣鬼神。”今天,我们跟随著名散文家梁衡,一起游览壶口瀑布,领略壶口瀑布雄壮的气势。
二、观壶口瀑布,看景象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文中两次写到壶口瀑布的情景,分别是在什么季节?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画出能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语句。学生分A、B组完成表格,A组(单数列)完成第一次写壶口瀑布的内容,B组(双数列)完成第二次写壶口瀑布的内容。在文中做批注。
季节 声 势 景 感
季
季
2.交流点拨。
(1)初次相识是在哪个季节?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分别从声、势、景三个方面说一说。
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不太像瀑布,涛声如雷,水势浩大,水雾弥漫。
教师追问:这样的壶口瀑布给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令人害怕)
(2)雨季的壶口瀑布是这样的惊心动魄,那么,作者写的第二次专门去看是在哪个季节?这样的壶口又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作者面前呢?作者观景的视角有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枯水季壶口瀑布的特点:气势磅礴、雄伟壮大、形态多样、刚柔相济。
教师追问:这样的壶口瀑布给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小小壶口,容纳千情万态,大千世界)
3.作者两次写到壶口瀑布,都写到了声、势、景、感等方面,从不同角度把壶口瀑布的美展现在读者面前。请相邻的A、B组的同学对照一下我们刚才完成的任务,有什么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