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作文素材类型
- 资源简介:
约20040字。
考查频率较高的作文素材类型
文明
(一)文明交流互鉴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虞书•尧典》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5月15日,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表示,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时代内涵是与邻邦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让各个国家都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如今各国相互依存度持续增加,只有尊重、包容不同文明的存在,坚持互利合作,纳百家优长,集八方精义,才能与世界各国一道,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正如习近平所说,“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这也正是“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表达的寓意。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契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诉求。中国人讲:“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都无法阻挡。中方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将郑重的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携手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9年6月7日,习近平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的致辞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金缨《格言联璧》
这句话讲述的是人的精神意志所产生的强大力量。一个人如果有坚定的追求,就会为此克服困难,不懈奋斗;同理,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世界如果有坚定的追求,也会为此付出努力,直至最终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正如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的,“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都无法阻挡。”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这样一种集体志向,也是一种强大的追求,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