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60个字。
口语交际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贯彻落实《语文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
一、关于"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
过去有的大纲是将"听"和"说"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分成两个系列,《语文标准》中将这两个系列合在一起,改成了"口语交际",这决不是一个名称变换的问题。关于"口语交际"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过程。过去习惯于把"听""说"分开,采用"听说读写"四条线并行的提法。在2000年公布的试验修订版大纲中,虽然根据现代社会口语交际能力日益重要的认识,已将"听"和"说"合成"口语交际",但在表述时仍是将听和说分开的。在《语文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理念更为明确了,这就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理念贯穿于关于"口语交际"的目标表述和教学建议之中。
《语文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并按九年一贯的思路,整体设计,分四个学段提出了阶段目标。这些目标,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对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应注意到如下一些特点:
1.前瞻性。作为课程目标五个方面之一的"口语交际"目标,充分体现了课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如"学会文明地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努力用语言去打动他人","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等目标,都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未来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