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别离》ppt6
- 资源简介:
 
 - 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等奖获奖课件,附有教案、学案。问题设计有新意,真正从提升核心素养角度来进行新的设计。《今别离》课件 
 《今别离》其一导学案.docx
 黄遵宪《今别离·其一》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黄遵宪生史学家公认晚清时期最杰出的诗人.mp4
 今别离(其一)课件.pptx
 -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今别离•其一》 课时 1
 时间 2019.6.21 班级 325、331班 教师 自永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知人论世”和方式,能够回归历史语境认识此诗在文学发展历程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2.结合诗句能说出黄遵宪诗作主张“我手写我口”的具体体现,并借鉴到今天的写作教学中。
 3.结合诗句说出黄遵宪诗作主张“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的体现,并反思当下作文教学。
 二、教学重难点
 黄遵宪《今离别》其一对今天写作文的启示。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1.黄遵宪,(1848--1905)清末诗人。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光绪举人,历任驻日、英参赞及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后官湖南长宝盐法道、署按察使。参加戊戌变法,奉命出使日本,未行而政变起,罢归。论诗主张“我手写我口”,以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倡导“诗界革命”。其诗长于古体,形式变化较多,语言也较通俗。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统治集团的腐朽颇多暴露,体现出改良政治的要求。所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二、对比阅读、找出异同
 1.出示作品、对比异同
 车遥遥
 作者:孟郊(唐代)
 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舟车两无阻,何处不得游。
 丈夫四方志,女子安可留。郎自别日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