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6/18 21:17: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230字。

  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嚣张跋扈(hù)的重庆保时捷女司机以一个耳光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网友纷纷谴责或谩(màn)骂她,也有网友“人肉”其女儿并扬言要曝光,这样的做法却实在为人不耻。
  B. 请你牢记:与其在从人前出乖露(lù)丑,丢人现眼,惹人耻笑,还不如把自己的短项、可笑处隐藏起来,晦莫如深,毕竟藏拙(zhuō)固然不佳,却比露丑略胜一筹。
  C. 1978年始,亿万人民踏上了改革征程,汹涌澎湃的改革大潮席卷大江南北,四十年的砥砺前行,神州大地硕果累累(léi),四十年的光辉历程已然载(zǎi)入史册。
  D. 毋庸讳言,现代人的疏离感,部分源自被一些无良者蒙(méng)骗、讹诈的经历与听闻,以致人们面对陌生人时,首先选择警惕与畏葸(xǐ),而不是选择信任。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成熟的社会背后,是对个人权利的清醒认知:任何个人权利都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不得破坏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伤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B.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各种产品在各个领域代替人类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变革和发展。
  C. 文学艺术如果说是民族文化的皇冠,史诗则是“文化皇冠”上的明珠,因为史诗级作品能够塑造英雄形象,引领时代精神,焕发并凝聚国民精神的火光。
  D. 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当今社会呈现出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重大特征,时代需要并呼唤着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______ ,小人比而不周。 ______ ,小人喻于利。(《论语》)
  悲夫!有如此之势, ______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______ !(苏洵《六国论》)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 , ______ 。(苏轼《赤壁赋》)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______ , ______ 。(庄子《逍遥游》)
  此情无计可消除, ______ , ______ 。(李清照《一剪梅》)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谢寺双桧①
  (唐)刘禹锡
  双桧苍然古貌奇,含烟吐雾郁参差。晚依禅客当金殿,初对将军映画旗。
  龙象界②中成宝盖,鸳鸯瓦上出高枝。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
  【注】①谢寺:寺庙名,指法云寺。桧:guì,常绿乔木,树冠塔形,木材细致,有香气。此诗是诗人30岁时因回忆曾在杜佑军中任职所作。②龙象界:佛界。
  诗人写谢寺双桧紧扣一个“ ______ ”字而展开,颈联中“ ______ ”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谢寺双桧枝繁叶茂的情景。
  整体上看此诗,它的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条件。【甲】尤其 是移动媒体的出现,使学习者过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