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12份)
- 资源简介: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与国家一起“动”起来.doc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败时要昂首-胜时应直前.doc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奋斗的青春是时代最好的注脚.doc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doc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呵护好你心中的乡土情结.doc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冷漠旁观终损己-互助和谐共休戚.doc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请不要做乌合之众.doc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求名需责实.doc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说-善.doc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无畏作衣-担当为钵作文题.doc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勿被自拍遮望眼-立足本真铸永恒.doc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英雄之辉-耀耀长存.doc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败时要昂首,胜时应直前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4年世界杯半决赛时,巴西队意外地输给了法国队。球员们感到无脸见家乡父老。他们知道,球迷们辱骂、嘲笑和扔汽水瓶子是难免的,可是,当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的时候,巴西总统和两万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人群中有一条横幅格外醒目:“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这也会过去”。4年后,巴西足球队不负众望,赢得了世界杯赛的冠军。球员们回国时,16架喷气式战斗机立即为之护航。聚集在机场的欢迎者达3万人。从机场到首都广场的道路两旁,自动聚集起来的人群超过了100万。在人群中,有两条横幅格外醒目:“胜利了更要勇往直前” “这也会过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主题限制。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围绕世界杯赛中,巴西足球队输和赢之后,球迷们分别给出的横幅——“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这也会过去” 和“胜利了更要勇往直前”“这也会过去”展开。考生立意行文时,要围绕材料内容来构思。
2.内容限制。横幅的内容是审题立意的关键。从材料可以引申到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面临成功和失败时都要有正确的态度,做到处逆境切莫怀忧丧志,居顺境也无须趾高气扬,贵在把握当下,成败不惊,宠辱皆忘,从而以好的心态迈向未来。写作时不能抛开材料,另起炉灶,随意高谈阔论,而要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立足于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永远向前、继续奋斗这个题旨来构思。脱离材料的泛泛而谈会被视为偏题或跑题。
3.文体的限制性。不管是写成记叙文
……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有一幅画,一对母女端坐沙发,各捧一本书在读。画画人的意思表述得很明白:“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妈妈最好的老师”。我对第一句非常赞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
唐宋八大家里,苏洵“一门三学士”是一个传奇,苏洵27岁开始发奋读书,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躲到角落里去读书,久而久之,两个孩子便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如饥似渴地阅读父亲的藏书。父子三人常常一同学习,互相激励,后来,父子三人一起去考进士,父子三人皆名列前茅,成为旷古烁今的大文豪。
董卿在《面对面》节目里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
……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与国家一起“动”起来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三学生小李是同学眼中的学霸,身高1米7的他体重却只有90斤,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小李说,因为身体瘦弱和性格内向,不喜欢体育锻炼。同时,高三学业繁重,所以他更愿意待在教室看书。
1917年,年仅24岁的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文章中“国力苶(苶:nié,疲倦,精神不振)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两句令你深有感触。作为小李的同学,请你给小李写一封信,劝他改变对体育锻炼的想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解析】
本题目属于双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两则材料角度不同,中心一致。
考生审题时,需要分别概括出每则材料的侧重点:
第一则材料陈述小李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认为是身体不好和性格内向、学业繁重所致。很明显小李将不锻炼的结果都归于外因,没有正确理解体育的作用及体育与学业的关系。考生分析问题时,只有回到小李自身才能完成任务指令,即“劝他改变对体育锻炼的想法”。
材料第二段引用毛主席的两句名言,揭示体育对个人和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考生立意时可以综合理解,写体育对个人的作用、体育对学业的促进作用、体育与民族未来的关系等。
题目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中的“体育”不能等同于“体育课”,如果考生围绕现实生活中体育课存在的种种问题展开论证,则会被视为偏题。
另外,文体限定为“书信”,考生需要正确把握书信的基本格式,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都要具备,还需注意对象关系,以同学的身份写信,行文风格、叙述口吻等细节也会影响文章的品质和阅读感受。
【审题提示】
(一)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所给的真实情境由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