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教案<br>
<br>
教学目标:<br>
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 内容。<br>
2、了解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br>
3、初步了解长妈妈的性格。理解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br>
教学重点:目标1 目标2<br>
教学难点:目标2<br>
预习指导:<br>
1、 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正确。2、查字典,解释有关词语并注音。<br>
教学步骤:<br>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br>
1、请一位同学(优生)谈谈最近的感受或见闻。 <br>
2、请一位中等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br>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br>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br>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br>
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br>
三、学生自己查字典,掌握下列词语。<br>
骇 掳 悚 煌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霹雳 烦琐 惧惮<br>
四、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br>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在纸上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br>
2、 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他同学可做补充。<br>
3、 教师归纳。<br>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br>
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br>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quot;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卜事,却令人对长妈韫文肯嗫矗谧髡呖蠢quot;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br>
五、仔细研读课文第1-5自然段。<br>
1.指名朗读第l-5自然段。<br>
2.提问:从这几个自然段的描写中,长妈妈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br>
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体会这样写的好处。<br>
3、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小组交流意见,然后回答。<br>
4、教师总结式归纳。<br>
明确:从这几个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了解到长妈妈生得黄胖而矮;喜欢切切家察;对我管得很严,喜欢到母亲那儿告我的状;夏天睡觉喜欢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无法翻身。这些描写真切生动,作者采用戏渡的口吻来描写,又显得很风趣,刻画出长妈妈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br>
六、总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