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考场佳作精选
- 资源简介:
约3930字。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考场佳作精选
张宗明上传
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
大道至简,惜才为先
一考生
各位同学、老师:
大家好!
很高兴能够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发言的题目是“大道至简,惜才为先”。
春秋时期,齐桓公经鲍叔牙力荐,得管仲为相,终于富国强兵,率先称霸,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于这一历史美谈,有人感喟管鲍之交感人肺腑,有人赞叹管仲之才千古流芳,而我却尤为敬佩齐桓公不计前嫌之大度,知人善用之高明。大道至简,惜才为先,齐桓公正是深谙此理,才能傲视群雄,率先称霸。
大道至简,惜才为先。回顾历史,凡是高明之君主必然是惜才之伯乐,有贤能之谋士。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是秦始皇听信谗言驱逐异国谋士之时,廷尉李斯呈上的谏言,始皇也幸而迷途知返,重用各国收集之谋士、将领,最终履至尊而制六合,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成为千古一帝。无独有偶,历史上圣主贤臣的佳话从不在少数。前有周公旦“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后有曹孟德“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前有百里奚秦穆公共谋秦国富强,后有诸葛亮刘玄德协力匡扶漢室……凡是成大事之君主,必然是知人之伯乐,否则即使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最终也只能众叛亲离,独夫而已。
大道至简,惜才为先。齐桓公的可贵之处不但在于其惜才,更在于他所惜之才,恰是曾经的宿敌。管仲辅佐公子纠,多次设计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