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观点要明确》ppt3
- 资源简介:
共14张,另有教案。
课题 观点要明确 主备人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时间 9.24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形成自己对该现象的看法,进而学会明确自己的观点。
2. 通过练习用判断句表达观点,学会在作文里准确、简洁、鲜明地提出观点。
3. 通过借鉴课文和学习同学优秀例文,学会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凸显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形成自己对该现象的看法,进而学会明确自己的观点。
2.通过练习用判断句表达观点,学会在作文里准确、简洁、鲜明地提出观点。
3.通过借鉴课文和学习同学优秀例文,学会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凸显观点。
教学准备 完成教材写作实践一、二中关于“好奇”的提纲和练笔文段。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讲一个身边的现象或一则小故事,如: 开学后,家长们纷纷开车接送孩子上学,导致学校门前的道路在上下学高峰时堵满了车。前面的车在校门口停下来让孩子上车或者下车,后面的车就只能排队等着,后车的人虽然在车上抱怨,但轮到自己到校门口的时候也同样让别人等着自己。 问学生: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学生活动:思考,表达观点。(锻炼学生就某一现象进行思考并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观点可以是,如“家长不应该接送孩子”、“家长应该在远离校门的地方停车”、“学校应该加强校门口的管理”、“学校德育部门应先对学生进行教育”、“自己抱怨却又参与到错误的行为中是不可取的”等。)
教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不乏精彩之处,大家围绕着这一现象产生的看法就是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什么是观点明确?
指的是作者要在文章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态度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三、观点不明确的表现
1、态度不明确。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骑墙态度,和稀泥,没有鲜明的立场。
例:我们中国,假期补课在某些偏远乡镇,甚至县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那么,到底应不应该假期补课呢?我觉得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从国家教育部门的安排来看,假期是为了让学生和老师得到充分的休息,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假期补课实际上是学生和老师在极度疲劳状态下进行作和学习,工作、学习效率应该是极为低下的,并且影响了老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从家长和学生的前途来考虑,个别家长对于放假的孩子管理不善,再加上个别孩子自控能力较弱,可能会导致孩子太过于贪玩,从而影响了孩子孩子的学业,进而影响孩子的前途。
所以,到底节假日补课好不好,真是不好说。
2、论说范围过宽。力求面面俱到,于是泛泛而谈,结果失去焦点,缺乏针对性。
例:我们在学校要做一个好学生,在家里要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要做一个好公民。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学习好,成为国家栋梁;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才不会惹父母生气,体现孝道;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才能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
3.语言不简洁。语言无条理,啰里啰嗦,拖泥带水。
四、怎样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
(1)要把问题想清楚,围绕题目或按照材料的要求,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并用一个判断句将观点表述出来。
表达观点常用句式
1.是... 例句: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格。青少年爱玩电子游戏是 。
2.要/应当/必须.人应当敬业、乐业。人在困难面前必须 。
3.能够/将会.脸上常带微笑,能够让你更美丽。勇敢面对困难,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