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练习(2份)
- 资源简介:
约6830+4660字。
第七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一、夯实双基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拮据(缺少钱,境况窘迫)
随心所欲(由着自己的心思做坏事)
B.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临帖(照着字帖练习写字)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榜样)
C.勾留(逗留)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D.校对(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
手谕(指上级或尊长亲笔写的指示)
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解析】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古代君王或自以为圣哲,常固执己见,师心自用,遂致臣下多曲意逢迎,不敢进言。
②江苏宜兴的朋友告诉我,只有保证了泥质、工具、款制,甚至做壶的心境等诸多条件,才能做出一把珠圆玉润的精品壶。
③如果对方应酬非常得体,礼貌而又周到,自己却连句感谢的话也不会说,站无站相,坐无坐相,甚至翘足而待,就很容易被人认为有些欠缺修养了。
④在本次公益阅读推广活动中,与会专家们对儿童图画书、童话诗、幻想文学等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学理分析和细致入微的文本解读。
⑤元好问认为,写诗就是要抒发真性情,要表达个人的感受,如果人家如何,自己就跟着如何,随人俯仰、陈陈相因,就太可怜了。
⑥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添枝加叶,才能早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④⑤
【解析】 ①师心自用:自以为是,不肯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使用正确。②珠圆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诗文流畅明快。使用对象不当。③翘足而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望文生义。④鞭辟入里:意思是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⑤陈陈相因: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使用正确。⑥添枝加叶: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不合语境。应用“添砖加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为了帮助乡亲们尽快跟上时代的脚步,村里组织了先后7批次200多人去广州、珠海等地学习种植、养殖先进技术经验。
B.据《燕赵晚报》报道,不论是“血燕”风波和“冰糖水”质疑,燕窝的问题根源在于产品质量标准缺失且完全被市场左右。
C.党的十九大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
……
第七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3题。
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学术观点可以称之为________,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________。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 )。时至今日,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成果变得越来越科学,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看作是此前研究的拾漏补遗。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________,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________,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B.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对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C.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D.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对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解析】 “因为大概”语序不当,应为“大概因为”。“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改成“对传染病有个人体验”;“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结构混乱,改为“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或改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修改恰当的是D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中国于1998年引进
B.1976年这本书被出版,翻译成了各种文字,中国于1998年引进
C.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
D.1976年这本书被出版,翻译成了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
【解析】 要与前句保持话题一致,主语采用“这本书”,不应先置“1976年”。故排除B、D。“中国于1998年引进”换了主语,与前面不一致,故排除A项。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
A.不易之论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顺藤摸瓜
B.不易之论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抽丝剥茧
C.金科玉律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抽丝剥茧
D.金科玉律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顺藤摸瓜
【解析】 第一空:“不易之论”指内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和法律条文。第一处是说很少有学术观点可以说是完全正确不可更改,应使用“不易之论”。第二空:“弥足珍贵”指更加值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