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写作指导(4份)
- 资源简介: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写作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写作第一章写作典题范例.doc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写作第二章文体训练高考真题.doc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写作第二章文体训练素材.doc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写作第一章写作素材.doc
第一章 写作典题范例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状元阅读笔记
作文引用古文作为立论基础,材料直接明了地给出了劳动以及与之相关的财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劳动创造价值无可非议,而谁去创造劳动?创造出的价值多少如何评判?
状元写作笔记
它可以是一个人的小事,也可以是一个民族的大事;可以定义自己成败,也可事关国家荣辱。有比较大的阐释空间。考题贴近生活,开放性强,考题既有限定性因素,也包含了非常广泛的非限定性因素。
【状元写作秘籍】
1.读懂材料实质,抓住关键词句审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是关键词句,是材料的主旨。
2.明确任务指令。学生们都对这个题目有话说。体现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
3.注意切口要小。表达对劳动的认识,结合自身生活感受、情感经验挖掘材料内涵,拓展思路。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①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②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
……
第一章 写作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技巧
任务驱动型作文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的“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流畅。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做这种作文题,无非是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的要求,完成其指令、任务。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3大要素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这种作文通常叫“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这个提法有三个关键词,“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我们在评判一个作文题目是否与当今全国卷精神合拍时,应该从这三个关键词入手。
1.“叙事体”。这是相对于以往的一些以名言名句、诗词漫画等而言的作文材料呈现形式,基本就是描述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热点人事。
2.“新材料”。强调的是五性(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和五特征(事件有过程、有发展、有多方人员参与、有争议性、十八九岁青年学生有表达欲望),这是作文题材料内容的要求。
3.“任务驱动”。这不是全新的要素,每次作文都会有任务要求,只不过我们要以具体的作文题目要求,去强化对“任务驱动”的研究与落实。
……
第二章 文体训练
一碗一筷诠中华
(2017年全国卷Ⅰ优秀作文)
白落梅曾写道:“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旷远,地的辽阔。尝难尽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句“民以食为天”竟令无数文人骚客、权贵宠臣、普通百姓竞折腰,不妨夹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古来便有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的餐桌走向多元。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们的创新精神。倘若没有创新思维,又怎会有火苗的出现?又怎会有火种的保留?“食色,性也。”儒家先哲早已道出国人性格真谛。
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广东人好喝汤,正如广东人的性格,温润谦和;四川人爱吃辣,也恰体现了川妹子、川哥哥们的豪爽直率;京城烤鸭色泽金黄,制作讲究,不正是京城“老炮儿”们谨慎机智的最好表现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五味构成一桌满汉全席,菜式多样,人也多样,中国人就是如此多元。
食物上多依附的不乏中华传统。冬至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端午吃粽子……
……
第二章 文体训练
文体突破五步法
第一步,读懂题目要求。
反复审读题目,不遗漏信息。对题目的文体要求要认真对待,不能故意唱反调。如果题目文体不限制的话,可以自选文体;如果题目规定只让写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就不能写其他文体;如果题目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就一定不能写诗歌。题目要求明确文体,意思是不要文体不清,写成四不像。文体不限是考生自主确定文体,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议论文、记叙文、小说、散文等常见文体中的一种。作文试题不限定文体,是要给予考生选择的自由,并不是不要文体。
第二步,选择适合文体。
一是应选择自己平时熟悉或最擅长的文体。尽可能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语言风格和知识储备来选择文体。形象思维较好的同学可以写记叙文;擅长讲道理、逻辑思维较好的同学可以写议论文;善于讲故事的同学可以写童话寓言、故事新编、小小说等。文体选择恰当,有利于考生更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因此,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将自己的作文能力发挥到极致,努力争取理想的分数。
二是要选择适合考题的文体。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作文经验,确定作文考题适合何种文体,其实高考作文试题适合何种文体是有所偏重的。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