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初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2/8 21:15: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五柳先生传》 <br>
  教学目的<br>
  1.理解人物性格志趣。<br>
  2.体会课文写人方法。<br>
  3.品析词句背诵课文。<br>
  教学重难点<br>
  1.揣摩平淡内容中的深刻寓意。<br>
  2.把握多层面速写的记人方法。<br>
  教学设想<br>
  教学方法<br>
  l.诵读—品味—积累。<br>
  2.品读—评析—习作。<br>
  3.设疑一点拨一释疑。<br>
  媒体设计<br>
  1.放音机(配课文朗读磁带)。<br>
  2、投影仪(配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画胶片)。<br>
  教学时数 1课时<br>
  教学步骤<br>
  课前印发教师撰写的《采菊东篱下——古诗新读》。(见后“附”)<br>
  一、导语设计<br>
  (出示诗意画投影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的名句。它表达了诗人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自由恬静的心境。诗人为何有此心境呢主要与诗人生活际遇、性格志趣有关。现在,我们就通过他的著名散文《五柳先生传》,来认识认识这一代名家。<br>
  (解说:诗丈、图并举,乃为教学营造淳朴、宁静的意境,让学生迅速找到与课文谐和的振点。)<br>
  二、解题<br>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br>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br>
  三、研习课文<br>
  1.诵读——整体把握,理清思路。<br>
  ①听读课文,认准字音。<br>
  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看课文作圈注。<br>
  生疏字:嗜(shì) 辄(zhé) 吝(lìn) 褐(hè) 箪(dān) 汲(jí)<br>
  俦(chóu) 黔(qián) 觞(shāng) 欤(yú)<br>
  多音字:传(zhuàn) 好(hào)<br>
  ②和读课文,明确节奏。<br>
  学生边随录音轻声诵读课文边标划节奏。<br>
  如三字短句:好\读书晏如\也<br>
  如四字短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br>
  如复杂长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br>
  ③跟读课文,掌握语调。<br>
  学生随教师的范读而读。第1段应读出舒缓陈述的语调;第2段应读出赞叹抒情的语调。<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