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双十一”相关素材及范文
- 资源简介:
约4570字。
高考作文精品素材:“双十一”相关素材及范文
“双十一”由开办到如今已经历经12年,市场的多变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促使成交额逐年递增的重要原因。据数据统计,去年“双十一”一分多钟成交100亿,全天最终成交2684亿,同比增长25.8%。往年一言不合就吃“土”,今年又出现了“打工人”、“尾款人”、“琦乐吾穷”等网络词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双十一中去。那么,“双十一”是否可以用到我们日常写作中呢?
四则素材及方向指引
“双十一”数据背后真诚更可贵(作文适用题材:诚信待人、规范做事)
直播带货在今年的营销方式中异军突起,成为品牌商家的最大增长点。直播带货像是手机时代的“电视购物”,网红主播体验式促销手段极具感染力和诱惑力,消费者购买商品更像是参与虚拟陪伴的慰藉,容易冲动下单。
针对直播带货,广电总局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双11”期间加强规范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服务内容规范,节目中不得包含低俗、庸俗、媚俗的情节或镜头,严禁丑闻劣迹者发声出镜。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用语要文明、规范,不得夸大其词,不得欺诈和误导消费者。
“双11”购物节年年火爆,惊人数据背后的东西更值得思量。“双11”本质是让利促销的购物活动,恰当的营销方式既可以优惠消费者,又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廉价与虚假宣传刺激“套”得了消费者一时,赢不了企业长久发展。购物狂欢并不是盲目买买买,商家营销策略应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只有健康持久地获得消费者信赖,才能让“双11”不断创造世界电商的中国奇迹。
“双十一”大促不适合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作文适用题材: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换个角度看问题)
“好课低价,错过再等一年……”“双11”战火已燃烧到教育领域。11月初,众多教育机构纷纷启动花式促销。各家采取什么玩法?优惠力度究竟有多大?对教育产品来说,参与“双11”促销意味着什么?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教育机构是在抓住时机做营销做业绩,也有人认为,机构不过是在“凑热闹”。
“双11”会是教育培训机构的一次营销机会,但是,却不见得会有多么好的效果。按国家规定,教育培训机构一次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因此,这会大大限制培训机构的促销力度。
营销成本过高,是线上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也反映出培训机构的短板:在培训内容上,很多进行中小学学科培训的机构,提供的培训产品同质化,在产品缺乏特色时,就比营销。这既推高营销成本,又出现彼此诋毁的恶性竞争,以及不择手段刺激家长的焦虑营销,对整个培训行业的形象与品牌建设是不利的。
面对“双11”的火爆,教育培训业也曾经幻想,能否打造类似淘宝的培训业“航母”,并“反思”培训业虽然也有上市公司,但是没有“超大巨头”。这是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