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1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21 21:40: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30字。

  《荷塘月色》简明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结构。
  2、掌握本文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3、学习本文中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重点: 掌握本文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 学习本文中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是初中咱们学过的朱自清的《背影》,形象传神,深情感人。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他的另一篇抒情散文经典《荷塘月色》,看一看与流行歌曲《荷塘月色》意境有何不同。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朱自清的生平及作品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 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23 年发表长诗《毁灭》。1924年出版诗与散文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1948年病逝于北京。
  2、时代背景
  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的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消失,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但他心里是一团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
  3、基础积累 词语
  幽僻   蓊蓊郁郁   弥望    袅娜   宛然   凝碧   斑驳   峭楞楞
  4、借助注释读懂《采莲赋》。
  整体感知
  5、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3)写夜赏的缘由。
  第二部分(4—6)描写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
  第三部分(7--尾)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状,回到现实生活。
  合作探究
  6、作者怎样设色着墨描写景物的?
  荷塘曲折、 荷叶田田、 荷花袅娜、 荷香缕缕、 荷风微微、 荷下水脉脉  第四段传神地描写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第五段写如水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轻纱的梦、光与影的旋律,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第六段写荷塘四面。
  品味语言
  7、写月光为什么用“泻”而不用“照”、“铺”?
  8、本文共用了三十多个叠字,有什么好处?
  课堂小结
  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