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初中语文第五册期末测试卷1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初三语文期末测试题 <br>
一.积累与运用<br>
(1).《渔家傲》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诗句是 , 。(2分)<br>
(2).《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br>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br>
。(4分)<br>
(3).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它的讽刺意义。(4分)<br>
这幅漫画的讽刺意义是:<br>
<br>
<br>
<br>
<br>
二.阅读理解<br>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br>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br>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4分)<br>
阴翳: 谓: 尝: 然则: <br>
2、翻译下列句子。(4分)<br>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r>
译文: <br>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r>
译文: 。<br>
3、《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你知道其他几位是谁吗?请写出两位及其作品名称。(2分)<br>
。<br>
4、“或异二者之为”一句中“二者”指 。“为”的意思是 ,文中具体指什么? 。(用原文回答)(3分)<br>
5、联系所学课文,写出下联。(2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