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事类作文新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
- 资源简介:
约2500字。
高考时事类作文新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附:实例及评点)
一、写作思维
分析时事材料,表现生活哲理,体现了当今高考命题的主要思维形式——辩证思维。
时事类作文题目,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挖掘丰富的人生哲理,需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论证的内容进行思考。
首先,时事类材料作文,要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找到平衡点,围绕这一平衡点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具有辩证关系的观点。
如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在分析“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这一主题时,就可以在“距离”与“联系”的关系中找到平衡点,进行深入论述:
距离和联系就像一枚硬币,不可分割,难以分离。
疫情面前,没人能独善其身。人们居家隔离,娱乐场所也随之关闭,政务网上办理,设置“一米线”……疫情给人带来了没有休止的距离感。疫情爆发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领导下,对治疗工作的部署、动员;武汉火神山医院仅用10天完工,创下“小汤山模式”的中国奇迹;“一线岗位全部换成党员,没有讨价还价。”基层党组织的广大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展示出高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的作用。距离带来了离别与生死,我们被迫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一切都身不由己,联系同样提醒着我们,无论如何恐惧、痛苦,我們依然可以坚守,珍视并伸出彼此的手,紧紧相连。
评点:分析“距离”与“联系”的关系,作者挖掘疫情之下保持“距离”与加强“联系”的具体内涵,表现出两者之间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关系。
又如2020年北京卷,在分析“每一颗星都有自己的功用”这一主题时,便可以运用辩证思维,表达哲理性认识。
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姿态。枫树的叶子一般为掌状五裂,春夏两季的枫叶是绿色的,在经过春夏两季的积淀后,它似乎不愿再随波逐流,于是褪去了绿色的外衣,披上火红的嫁衣。即使化作了春泥,它也可以说,我不悔当年。松树被称为“常青树”,冬天,许许多多的鲜花和绿树都纷纷枯死,只有松树还顽强地活着,依然茂绿。尽管它也会落叶,但它不会变色,同样不变的是它针一般的叶子,依然那么坚挺。枫树与松树,都点缀了自然的美丽,最散发出生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