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无尽海河拣灿珠
- 资源简介:
约2070字。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无尽海河拣灿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材料二有人问胡适:“知识是无限的,而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生命,穷尽无限知识呢?”胡适答:“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材料三白岩松在一次演讲时说:“现在的年轻人,知识获取无限,离智慧很远,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知道。”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知识的无限?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审题
三则材料来自于三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不同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能力有所不同,对“知识的无限”的看法也有了变化。
材料一反映了庄子的知识观,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难以实现的。这个观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求知的消极态度,但要注意的是,庄子并不认同以自己的全部时间去追求知识,这并不意味着庄子反对求知。我们可以理解为:求知不能好高骛远,而应合理地遵循规律。掌握世间万物的规律,会比广泛地索求更加有用。
材料二提示我们,面对无穷的知识,我们可以不断追求,获得求知与进步的快乐。胡适先生告诉我们,真理无穷,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但世上没有“施诸四海而皆准,推之百世而不悖”的真理,我们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在追求知识的路上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感受求知过程中的欢喜。在审题时要注意,“欢喜”二字指的是求知的喜悦,如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又如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更多地强调的是自身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而非单纯指学习的成就或功利的需要。
综合三则材料,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要围绕以下意思展开论述:生命有限,知识无限,我们无法用有限的生命穷尽无限的知识,但可以在求知路上享受过程,感受喜悦,取得进步。而在现代社会,单纯积累知识也不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更需要学会思考。
参考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