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40字。
《竹影》教学实录
海南省洋浦实验学校 王亚丽
一、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竹影》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是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文章描写了作者幼年时与小伙伴们在月下看天地看人影看竹影画竹影的有趣游戏及对中国画的认识,充满了童真、童趣。揭示出艺术和美常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这篇自读课文看似浅显,不过是写了童年时期一个有趣的游戏,其实作者在这个游戏的回忆中,有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艺术与游戏的关系;家长对孩子游戏的引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七年级的学生们天真、活泼、好问,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求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方法。因此,教学中,我以“自读→思考→交流”的模式,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鼓励他们有创意地表达。为此,确定如下目标:
1、知识和能力:体会课文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充满童趣的活动中蕴含着艺术和美;体会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趣;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提高艺术修养。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步骤
1、激趣,导入新课。
2、让学生简介作者。
(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作家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走进作者,了解更多信息,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3、①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用一句话概述本文主要内容。
②勾画自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加以体会。
(为了训练学生自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及独特感受。)
4、小黑板出示三个问题,请学生思考,并小范围讨论.
①你认为作者主要是为了写游戏,还是写游戏与艺术的关系的?或者还有别的目的?
②、你认为文中“父亲”这一角色可有可无吗?
③、你有过夹杂这艺术因素的童年游戏吗?与作者相比,你的遭遇如何?
5、班级汇报交流。(主题探讨,赏析生动的语言,质疑问难。)
6、作业:
①请美术老师指导中国画与西洋画的知识,以加深认识。
②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谈一谈你对这篇课文中父亲角色的理解。
三、精彩片断
(质疑问难、赏析生动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