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80字)
致 橡 树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贾云芳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家作品及中国当代朦胧诗的风格特点。
2. 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各具特色的意象,理解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3. 把握诗歌情感脉搏,提高朗读能力,增强审美能力,陶冶性情。
文本导学
舒婷作为“朦胧诗”派的主将之一,她的诗风细腻而沉静,哀婉而坚强。她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握复杂细致的情感方面,特别能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情感体验。她常用女性最细致敏锐真挚的心灵去感悟世俗制度下女性的悲哀与痛苦,并从这种被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而且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辨力量又楚楚动人。
梳理整合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攀yuán( ) 凌xīāo花( ) 绿yīn( ) 慰jiè( )
霹lì( ) 雾ǎi( ) 流lán( ) 虹ní( )
2.填空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当代女诗人。是中国当代 诗歌的代表人物,写有许多著名的作品,如《四月的黄昏》《这也是一切》《呵,母亲》《思念》《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也许》等。 获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新诗二等奖, 获1979—1980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3.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2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 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3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
探究与发展
4.到“不,这些都还不够”,我们可以把全诗分为两层,在第一层中作者以六个否定性的比喻批驳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请将这六个否定的比喻找出来。
5.对前四个比喻,诗人分别否定了哪一点?其共同点是什么?
6.对后两个喻体,诗人只写“甚至日光,甚至春雨,”而没有具体写出,请根据诗的含义,试着补写出来。
甚至也不止像日光,
甚至也不止像春雨,
7.第一层作者连用六个否定的比喻的目的是什么?
8.诗的第二层,作者倾诉了自己向往的爱情观。试根据提示找出相应的诗句来回答。
1两人关系亲密表现在哪里?
2两人有共同的语言表现在何处?
3男性之美在哪里?
4女性之美在哪里?
5两人同甘共苦表现在哪里?
9.综合全诗看,诗人追求一种怎样的爱情?
阅读诗歌,完成10-13题
致 像 树
舒 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