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虚怀自视,蓄才成华
- 资源简介:
约2320字。
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虚怀自视,蓄才成华
作文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泥土
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节选)
汪国真
飘来的是云
飘去的也是云
既然今天
没人识得星星一颗
那么明日
何妨做皓月一轮
任选一首或者结合两首诗,准确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试题材料提供的是诗人鲁藜、汪国真的哲理诗句,鲁藜的诗包含了对比,表达对虚怀若谷、放低姿态、放平心态的推重;汪国真的诗则肯定了默默努力,蓄积力量,厚积薄发的为人、做事方式。两首诗都在诗句或标题中提供了展开议论的事实前提(情境假设),即才华不被肯定、志未得驰骋的现实;也都表达了作者认可的解决之道,即“把自己当作泥土”和“做皓月一轮”。两诗意蕴、内涵有一定的相似、相通之处,也提供了统一的议论情境:当才华不被承认,自我期待没能实现时,我们应该如何自处。考生需要在这一情境下展开讨论,议论面对此境正确的态度及做法。比较适宜的看法应该是“放低身段,放平心态”,“默默努力,积蓄力量”“如果你是没人识得的星星一颗,就努力让自己明亮起来,成为一轮皓月”……两则材料仅仅是提供的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并非互相对立。
2.典型任务的限制。“任选一首或者结合两首诗”提醒考生要以其中一首或结合两首诗展开写作。这就要求考生首先准确、全面理解两首诗的主题、内涵,对于才华的兑现有适宜的理解,表达之于人生、处世的哲理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限定文体为议论文,要求文体特征鲜明,不要写出四不像的文章。
3.价值判断的限制。“把自己当作泥土”和“做皓月一轮”是两首诗对才华不被肯定、志未得骋者提供的解决之道,价值判断的倾向清晰而具体。考生可以据此分析因果、意义、价值。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对两首诗,考生可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