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下旬最新必读时评阅读材料汇编:热点人物,七一勋章,建党百年,国潮文化,青年成长
- 资源简介:
约6950字。
2021年6月下旬最新必读时评阅读材料汇编:热点人物,七一勋章,建党百年,国潮文化,青年成长
时代模范,青年榜样
经典人物二外卖小哥,人生自强
外卖小哥高考623分:生命不是一场赛跑
来源:光明网2021-06-29 16:57
湖北襄阳一位名叫王威的外卖小哥火了,26岁的他今年第二次参加高考并取得623分的成绩。王威曾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中途退学后一直在打工。据他自己表示,工作之后发现知识和学历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所以重新开始了学习之路,冀望未来人生能有更多可能。
王威的选择并不奇怪。读书上学在中国一直备受瞩目,每年高考都会掀起一股舆论浪潮,这不仅在于尊重知识、崇尚文化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风气和深入骨髓的民族特质,也源自教育本身的重要现实功用即促进个体升迁、社会流动。尽管自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让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人们对高等教育能否起到应有的社会阶层流动效力产生了一些质疑,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人才选拔机制已经并将继续为普通人和普通家庭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以及更加光明的未来。特别是堪称最为严格的高考成绩筛选模式,以个人能力为标准构建起相对公平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这种分配正义带来的结果,提供了较其他渠道更高的回报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文明发展。(概括分析高考特征以及作用。)
王威的经历也是一个审视教育意义的窗口。和社会大众惊羡于北大保安励志故事相似,我们始终对高考这个社会流动的通道存在思维定势,仿佛只有高中在校生才有资格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事实上,大学和高等教育的意义,是在满足现代社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同时,承担着关照心灵、引路灵魂的责任,这远超于使人们获得更多知识技能和更高社会经济地位。我们往往认为大学所学必须是“学以致用”,但如果真的只将其作为教育目的,批量制造出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或可以短时间解决经济发展造成的人才结构性矛盾,但也很可能最终形成一个缺乏人文关怀、奉行优胜劣汰的更加不平等且固化的社会。空虚的灵魂支撑不起充实的人生,功利的教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