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00字。
论无性造人
山东省邹平一中贾云芳
学习目标
1.在熟读的基础上把握文本内容和作者的基本观点。
2.品味文本说明准确、表达生动的语言。
3.根据要求搜集、处理信息,形成对科学较为全面地认识。
文本导学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使这个“不可能”成为了事实。1997年2月,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使得这一专业名词为大多数公众耳熟能详。而当它再与“人”字组合起来形成“克隆人”这一名词时,有的人开始兴奋,有的人开始恐惧……
梳理整合
1、请把下列成语或短语补充完整,再把词语的意思解释出来。
qióng qióng( )( )孑立:
自行其shì( ):
未雨chóu móu( )( ):
不同fán( )响:
zhōu ěr( )( )复始:
lín( )选:
chì( )令:
2.诵读全文,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选出几句你认为最有特色的句子进行仿写。 3.请熟读文本,谈谈文章认为“无性造人”有没有前景?作者通过哪些方面来论证的? 4.作者认为人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出路? 5.在班内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你是如何看待“克隆技术”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这还不算。你还得有把握能再造他的环境,大约还要造得丝毫不差才行。“环境”一词其实意味着人群,因此,你要克隆的恐怕远远不止于那个外交家本人。
这是克隆问题的非常要紧的方面。我们对于克隆而成的个体本身激动不已,却基本上忽视了这个方面。你用不着完全同意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