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一中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0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0/23 21:31: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33240字。

  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内外经验可供参考。要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国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历次“三农”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原因,在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上进行实质性的创新。
  ②通过制度与技术创新振兴农村产业。没有产业的振兴,其他方面的振兴和发展就失去了基础。产业发展指的是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与融合。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吸引多元化的发展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需要创新制度,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
  ③新时期需要有高起点,尤其是要避免过去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中有时出现的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等现象。近期,需要在选准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重点考虑重组产业链,并适当调整空间布局,促进企业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逐步将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未来,则需要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其不但在农业产业链中发挥影响,同时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现出应有的作用。
  ④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乡村宜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都是为了实现乡村宜居,而这些必须依靠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⑤随着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进程的推进,无论是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方式,还是社会管理问题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需要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越来越多的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渴望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这势必会影响原来的管理格局。随着地方政府的放权以及村民自治意识的增强,管理方式必然要求发生转变。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社区发展程度确定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
  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追求“以人为本”,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参与平台和利益诉求渠道,通过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参与决策的程度,才能减少决策的偏误和实施的阻力,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因此,通过构建有效的民间参与机制等,才能有效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各种社会冲突,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
  (摘编自高启杰《乡村振兴需要实质性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向农村流动,因此只有非农产业需要创新。
  B.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与融合,是其他方面振兴和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C.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既能影响农业产业链,同时也能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其作用。
  D.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因此要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段以十九大报告引出“乡村振兴战略”,论述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要的举措。
  B.文章从制度与技术创新与社会管理创新两个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需要的实质性创新内容。
  C.文章第⑤段论述了社会管理的格局、方式等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质性创新指明了方向。
  D.文章全文采用总分结构模式,其中,最后三段层层推进,论述了实现乡村宜居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就要了解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注重实质性的创新。
  B.社会管理的实质性创新可以推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从而实现乡村的宜居。
  C.如果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乡村管理格局就一定会改变。
  D.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参与决策的程度,就可减少决策偏误实施阻力。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
  (2)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首先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华儿女的革命斗争史。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全民族抗日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形成了一部反对不公、反抗侵略、追求富强民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曲折革命斗争史。中国革命文化正是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的高度文化凝聚,展示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大力弘扬中国革命文化。
  ②革命文化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