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9390字。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度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管。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材料一:
中国航天文化贯穿于航天事业的各个历史进程及各个领域,是几代航天人经过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理念,同时,中国航天文化是一种优秀的社会文化,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将科学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融合在一起。
中国航天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中华民族对于太空的向往,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美丽的传说故事与浪漫的飞天情结为航天事业与文化的开创奠定了文化基础,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沿革与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航天文化跟从航天事业的诞生而来。航天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除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历史性特征之外,又有着显著的时代色彩。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文化吸收了许多先进元素,成为新时期重要的先进文化代表。
中国航天文化有独特的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指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的标示。中国航天事业从导弹仿制起步,运载火箭的研制与发展轨迹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轨迹基本重合,因此火箭文化在中国航天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象征作用,它是中国航天的关键文化符号之一,此外,航天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中国航天文化的文化符号。
以使命为灵魂、以品质为追求、以创新为动力构成了中国航天文化的显著特征。航天工程是一项规模庞大、系统复杂、技术专业的特殊事业,需要高投入,又具有高风险。每一项成果不仅关系到航天事业的进程,还影响到国家的声誉与安危。质量是我国航天事业的生命。20世纪60年代,针对航天工程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周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从而树立了零缺陷质量意识的理念。新时代,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航天的零缺陷质量意识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质量是政治, 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的理念铭刻在每一位航天人的思想中,贯穿于航天事业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环节里。
中国航天文化的内涵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三大构成要素。航天精神文化是指航天人所特有的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精神、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等,它是航天文化的核心,影响和指导着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航天物质文化是指经过航天人改造的自然环境和航天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即航天产品。制度文化是航天精神文化的行为体现,也是物质文化不断丰富的重要保证。随着航天科技转化与应用的加速,航天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也要得到更深层次的拓展,社会各界大力弘扬和广泛学习航天文化,可以确保航天文化在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承担重要使命。
(摘编自张春颖 《中国航天文化的特色及内涵研究》)
材料二:
中国在外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不断成为全球各地的头条新闻,当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上时,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领域是不断高涨的中国独特的“航天文化”热潮。
按照中国航天事业主要参与者的说法,有三种重要“精神”或历史影响使得这种新兴的航天文化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这就是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全都与中国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有关,也是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
几年之前,中国航天文化产品的版图还远没有今天这样广阔。现在很常见的是,中国品牌与中国国有航天机构合作,打造出大量独特的“有中国特色”的航天主题产品。2019年10月,中国知名设计师品牌卡宾在上海时装周期间举办了一场航天主题时装秀。据卡宾说,时装秀是为了宣传中国航天文化,致敬中国航天事业。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安踏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名发布主题系列服饰。今年,
(摘编自[英]莫莉。西尔克《中国正在形成一种独特的航天文化》)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说故事、飞天情结为中国航天文化的开创奠定文化基础,有助于中国航天文化形成鲜明的特色和民族性。
B. 中国航天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中国航天事业的诞生、发展紧密相连,是一种先进、优秀的社会文化。
C. 中国航天产品和中国航天文化产品存在较密切的关联,但两者区别之一,是其创造的主体不完全一样。
D. 向青少年宣传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中国航天文创的一个努力方向,也是文化产品、旅游的发展趋势。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航天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要得到更深层次拓展,需要依次从精神、物质与制度三大要素进行全面建设。
B. 随着以探索太空为主题的中国传媒产品国际意识的加强,中国航天文化产品有望深入推向国际市场。
C. 航天技术的发展和航天文化热潮的高涨,使中国在外太空领域的成就不断成为全球各地的头条新闻。
D. 材料二运用比喻论证,提及美国航空航天局成为国民冒险精神的传承者,是为帮助西方读者更好接受中国也属于太空的观点。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航天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中国航天文化的文化符号”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
A. 电影《流浪地球》为解决全人类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彰显中国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B.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中国航天人奋发图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圆满完成各项攻坚任务。
C. 以“嫦娥”命名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呼应“奔月”神话,寄托国人对月球的美好遐想。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三
沈从文
杨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弯里,溪水沿到山脚流过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弯处忽然转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处筑了一座石头碾坊,这碾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叫杨家碾坊了。
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往下看,夹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