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8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2/28 7:18: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3 总计:1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5700字。

  皖南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在专业院校授课中,讲解中外美术史、鉴赏名家名作等,大多需要辅之以图片。离开图像讲美术,几乎不敢想象。但在今天,很多音频平台推出美术课,用声音塑造美术史波澜壮阔的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美术类音频节目能否“声入人心”,在大众美育的广阔天地中探索出一条新路?
  美术类音频节目的兴盛,与近年兴起的“耳朵经济”密切相关。有数据显示,我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保持连续增长态势,2020年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5.7亿人。日常生活中,美术类音频节目凭借其可随时听、反复听等优势,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对美的向往,以及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一些音频平台和网络社区平台,多方合作推出原创美术普及类课程。一些知名出版社和杂
  志社,也依托自身资源,推出美术类音频节目。这些音频节目围绕中外美术史、美术家、美术作品以及美术展览展开,多由专业院校的知名教授和专家撰写文案并录制。为使节目更受听众欢迎,有的音频节目跳出传统美术史线性叙事的方式,从人们熟知的美术作品或感兴趣的美术话题入手,创新讲授的角度和方法。例如,《清明上河图》中的开封城是北宋时期真实构造吗?《富春山居图》好在哪里?通过学者深入浅出的解读,名作与大众间的距离被拉近,一些优质美术类音频节目的播放量甚至破亿。
  一些博物馆、美术馆也推出线上音频节目,让官微化身电台,讲述展览和藏品背后的故事,
  以促进公共教育。比如,湖北美术馆在微信公众号推出“闻声而来绘忆江城”系列音频节目,通过回顾百年湖北美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人物、事件,展现湖北美术馆建构地域美术史,彰显学校地域文化的责任担当。这些尝试都显示出,音频媒介在大众美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随着听众文化需求的多元化、细分化,专业机构和平台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和表达方式,同时普通大众的创作活力也得到进一步释放。在美术类音频节目中,由普通美术爱好者制作的一系列节目也广受欢迎。个性化的分享更加生动有趣,成为对学者主讲的音频课程的有益补充。
  不少美术类音频节目展现出较强的互动性,注重与听众的及时交流,使其能够广泛参与节目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与以往仅限于专业学术围内的研讨会或仅能容纳一定人数参加的艺术讲座相比,网络平台与音频媒介的融合,赋予美术研究、美术传播更广阔的空间。
  美术类音频节目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而临一些问题。比如,学术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内容过于专业,有的又偏娱乐化、碎片化。尤其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当一些听众缺乏对美术史名作的视觉记忆,仅仅依赖于“听”美术,远远不足以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数字时代,“听”美术帮助人们打开通往美的大门。未来,美术类音频节目所潜藏的能量将进一步释放,助力大众美育,带领人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魏祥奇《“听”美术,探索大众美育新路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课程必须用图片或录像辅助教学,离开了图像讲美术,肯定是没有美育效果的。
  B.随着“耳朵经济”的兴起,美术类音频节目得以日渐兴盛并蓬勃发展,虽良莠不齐,但助力大众美育。
  C.音频媒介在大众美育中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而由美术爱好者制作的节目则是专业音频课程的有益补充。
  D.网络平台与音频媒介的融合,能赋予美术研究、美术传播更广阔的空间,帮助人们打开通往美的大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由美术属于视觉艺术自然引出“听”美术的论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论证分析作铺垫。
  B.文章整体上采用层进式论述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依次展开,逻辑严密。
  C.文章正文部分从“听”美术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现实意义和存在问题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观点辩证。
  D.文章采用了例证法、对比法和引证法等进行论证,阐述了数字时代“听”美术是大众美育新路径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美术类音频节目能使听众放松地沉浸于声音织就的美术图景中,所以专业美术课应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B.出版社、杂志社,博物馆、美术馆,要想促进公共教育并搞活经济,只有走好开发美术类音频节目这条路。
  C.对于从来没有看过美术史名作的听众来说,仅仅依赖于“听”美术,不足以拓展审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D.办好美术类音频节目,是为了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使之养成参观的习惯,从而增加美术馆、博物馆人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这次会议名称从“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变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凸显党管人才原则,鲜明体现党中央将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全局中重要位置的深刻考虑。
  会议召开的时间节点也富有深意-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我国踏上了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回顾过往,要从以往党的人才工作中汲取经验;面向未来,更须为伟大事业提供坚强人才支撑。正如总书记所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