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汇展:信仰
- 资源简介:
约7510字。
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汇展:信仰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11月15日,中国“杂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长沙安葬。骨灰安放仪式上,袁老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2021年9月25日,被加拿大政府无理扣押的孟晚舟女士踏上祖国的土地时,发表人生感言:“过去三年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自己相信黑暗中总有一线光明。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契诃夫说:“当你想喝水的时候,仿佛能喝下整个海洋,这是信仰;当你真的喝了,一共只能喝两杯,这是科学。”
读了上述文字,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又有什么感受?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7篇
1 人生在世,当以信仰为旗
大王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歌手鲍伯•迪伦在他的《答案在空中飘扬》中写道:当黎明和落日光影交错的时刻,正义与自由将我们迷惘的心灵唤醒。的确,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人在时光岁月中踽踽前行。当他们的心中建立起牢固的信仰时,往往能走出世俗的泥淖,人间的陷阱,从而获得一个圆满的人生。因此无论是袁隆平的“好种子”还是孟晚舟的“中国红”,抑或是契诃夫的浩瀚海洋都清晰地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当以信仰为旗。
行走人生路,当树美好信仰。遥想那风雨如晦的民国初期,三座大山重重压迫之下,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信仰马列主义,坚持真理,勇于斗争,用鲜血和生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信仰共产主义,在民族发展、国家建设及社会生活中国,以信仰支撑信念,以信念指导实践,以实践创造了一系列的奇迹。而这样的信仰能让我们青年前行有方向,脚下有力量,努力成为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才。
行走人生路,当立科学信仰。就如理想一旦过界就成了幻想,狂想一遭破灭就变为狂妄一样,信仰也须有科学的态度,以科学为支持。牛顿晚年信仰金钱,数百万字的炼金术笔记耗费了伟大天才的黄金时光。当代一些企业家信仰权力,盲目的个人崇拜与狂妄自大让年年打下的基业一遭崩溃。与此相反,我们信仰生命至上,信仰医学科学,在新冠疫情面前,冷静应对,沉着应战,终于实现了群防群控的伟大胜利。
信仰以美好为本,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乱花渐欲迷人眼,许多人因信仰权力而迷失自我,信仰金钱而坠入深渊,信仰美色而不可自拔。而袁隆平所言做一颗好种子就是告诉我们必须信仰美好高尚。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信仰马列主义,艰苦奋斗,前仆后继建立了人民共和国,焦裕禄、孔繁森、黄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