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文言文之选择题答题技巧
- 资源简介:
约10570字。
2022届高三文言文之选择题答题技巧
一、内容概括分析题
题型:位于12题,根据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1)选项陈述与原文信息比对。
迅速找出文段中与相对应的原句并画线,仔细对照字句
(2)关注硬伤
a人物和事迹 (无中生有或张冠李戴)
b因果错位不当
c原则性的翻译错误
d时间顺序前后颠倒
(3)关注软伤
d篡改文意
e人物评价不当
常见的设题八大陷井:
1.曲解词义: 干扰项对某些文言词语含义曲解,导致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的错误。
例:
C.傅瑋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解析]“他仍坚持离职” 比对原文“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不听”的意思是“不被准许”。曲解了“不听”的意思。
2.张冠李戴:文段常常涉及一组人物和事件,干扰项将有些“人物”与“事件”错位搭配,“移花接木”。
例: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解析]“ 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比对原文“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公亮只是推荐赵滋,派赵滋前去的是皇.上而不是公亮;另外,派使者去告诉赵滋,并没说让使者偕同。( 张冠李戴、无中生有)
3.时序倒置:倒置传主所做几件事情的时序,造成叙述混乱。
例、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原文:高进之,沛国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士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
[解析]时间错误。高进之之父为救友妻杀人,亡命江湖是在高进之十三岁前。
4.事件杂糅: 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杂糅混编。
例:鲁恭担任《鲁诗》博士时,广收学徒,到他家求学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经他选拔任用的官员多达几十位。后..(.《后汉书鲁恭传》)
解析:“经他选拔任用的官员多达几十位”是他在公爵职位上事。原文最后一-段“(鲁)恭在公位选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表明这一-点。此题就是命题人将文段叙述的两件事情的细节进行有意识地杂糅混编,从而迷惑考生。
5.无中生有:编造一些文段中没有的事实,强加到文段中传主身上。
例:C.蒋贵身处高位,心系士兵。因为所管辖的都是非常偏远的地方,所以他向英宗皇帝奏请增加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