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0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4/5 11:39: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20字。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
  2.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
  【教学难点】
  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
  教学重点:
  把握两篇文章阐述的事理。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阐述事理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交流预习后的初步认知
  1.你所了解的阿西莫夫是怎样的人?请根据查找的资料进行交流。
  2.《恐龙无处不有》一文,根据不同地域发现了恐龙化石这一现象,阐释了什么理论?《被压扁的沙子》一文,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了解学生通过初读,是否读懂了文章阐述的事理,作为确定教学起点的依据之一。)
  二、以《恐龙无处不有》为例,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
  (一)速读课文,划分段落,概括各部分说明的主要内容。
  (二)学生交流,教师鼓励学生不同的概括方法,在比较中确定最合理的方法。
  预设:
  1段:提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观点。
  2、3段:指出恐龙化石遍布于世界各地这一事实。
  4、5段:指出恐龙不可能在南极独立生存。
  6、7段:指出恐龙化石的出现说明大陆在漂移。
  8—14段: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南极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15段:得出结论: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三)梳理2—15段各部分内在的逻辑关系,确定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文章由恐龙化石遍布世界各地,但恐龙不能在南极独立生存,引出对“板块构造理论”的说明,并以此解释了南极有恐龙化石的合理性,最后得出结论: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因此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板块构造理论。
  (说明:要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就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要理清说明顺序,就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就要筛选信息。通过《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筛选主要信息。因此,这节课直接让学生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运用《恐龙无处不在》的学法,自主学习《被压扁的沙子》,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一)学生根据《恐龙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