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4/9 22:10: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80字。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学习重难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写作背景
  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
  三、导读理解
  1.本文第1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
  2.第2段中引用《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
  明确: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