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课堂实录2
- 资源简介:
约3920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课堂实录
师: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组织语言)
师:下面我请同学来说说看。请XXX来说给大家听。
生1:本诗主要讲了一位男子对一位采荇菜女子的爱慕与追求。
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生1: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有文中“荇菜”、“求之”等看出。
师:好的。还有同学有补充吗?
生2:这首诗表现了一位男子对一位采荇菜女子的爱慕与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相思之苦和追求到了的喜悦之情。
师:说得很好。那么它是如何表现男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和追求过程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自由朗读全诗,并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补充。
(生朗读、思考、交流,师巡视、参与、指导)
师:下面请小组代表发言。
生1:本诗先写这位男子看到水中陆地上的雌雄雎鸠鸟不停地鸣叫,产生了文静善良美好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的联想。然后看到采荇菜女子,心生爱慕之情,于是日思夜想着追求她。然而追求不到,思念之情绵绵不尽,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最后终于追求到了,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生2:写一个年轻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一位所爱的人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希望她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后来就追求她,因追求不到而日日夜夜想着睡不着觉。后来他想象着与她亲近,弹琴鼓瑟、敲钟击鼓,场面快乐。
师:两位同学都代表小组发表了见解,较为具体完整。既然写的是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与追求,为何要从雎鸠鸟鸣叫写起呢?
生:这是让男子产生爱慕之情的原因。正因为见到雌雄鸟一唱一和,相亲相爱,所以才引起自己对所爱的人的情思,进而去追求。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很棒。那这种表现手法是什么?
生1:联想。
师:刚才老师在介绍诗经主要表现手法时讲到有哪些?
生2:赋、比、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