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2880字。
《最后一次讲演》课堂实录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利,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特色。
2、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3、引导学生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利,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特色。
2、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2、引导学生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著名作家臧克家曾经写过纪念恩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对闻一多 有了很多了解,那么《最后一次演讲》又表达了怎样情感呢?
(二)、温故互查:
1、指名读课文。
2、纠正字音。
(三)、设问导读
活动一:倾听爱国心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这篇文章,这位同学读书的时候,请同学们思考:闻一多先生 在演讲内容有那几个方面?
生:痛斥敌人卑劣无耻,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号召人们斗争。
活动二:品思爱国情
师:题目是最后一次演讲,作者是谁?闻一多,他在为谁做这一次演讲?我们找一位同学来读文章的第一段?
生:读文章后,学生说这是闻一多为李公朴做的一次演讲。
师:大家对李公朴的事迹除了书本上的介绍外,还有其他的了解吗?
学生看:课件补充资料李公朴是著名的民主爱国人士、学者、社会活动家。"九一 八"事变后,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呼吁抗战,是著名的抗日救国"七君子"之一。1942年移居昆明,从事民主文化活动。宣传抗日救国和民主进步思想。"一二 一"运动中,站在爱国学生一边,多次撰文抨击国民党,痛悼烈士。1946年7月11 日晚,李公朴先生与夫人张曼筠在回住所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师:一个一心一意为国家前途思考,全心全意为民族前途寻找方向的人,就这样被无情的杀害了。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文章十分的流畅清楚,只是其中的感情我们应该从重读上再来更好的表达一下,应该重读那些句子和字词呢?老师来范读一次后大家来思考?
生:最卑劣最无耻,中国人,这成什么话?原因是只有重读这几个句子和字词更能表达心中的愤怒。
师:好,同学们自己尝试重读这几个句子和字词,体会一下当时作者的心情。然后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