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400字。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之谜1963年 8月28日,一个风和日丽、令人振奋的日子。美国,华盛顿纪念碑下。 一个洪亮、浑厚、充满磁性、具有感召力的声音在25万人的耳边回响着: “……我有一个梦想:总有一天这个国家能够觉醒起来,真正实现它的信条: ‘我们把这些看作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 我有一个梦想:总有一天我们能将种族不和的喧嚣变为一曲和睦的乐章。在佐治 亚州红色的山丘上,昔日奴隶的子孙和昔日奴隶主的子孙同坐在友爱的桌旁,一同祈 祷…… 我有一个梦想:我的 4个幼小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生活在这样的国度里:鉴定他们 的标准不是肤色,而是内在的素质和品格。 …… 让自由之钟响彻千村万户,在每一个小镇、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州、每一个城市, 尽情地敲响吧!到了这一天,上帝的一切儿女——黑人和白人、犹太人和非犹太人、 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将携手同唱那首黑人的古老圣歌:‘我们终于得到了自由! 感谢伟大的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了!’” 这感人肺脏的演说通过无线电波迅速传遍美国的每一个角落,成千上万人在倾听 着,心灵为之震撼。其中,就有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 代表无数黑人兄弟姐妹,描绘这个美好的梦想的人,就是美国黑人解放运动和民 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正在金竭尽全力、孜孜不倦为实现伟大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奔走呼吁的时候,一声罪恶的枪响,却在顷刻间残酷地击碎了他所有美妙的、伟大的 梦想。
为梦想而奋斗
马丁·路德·金于1929年 1月15日出生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黑人牧师家 庭。年少的金从母亲那里学会了怎样去爱、同情及理解他人;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是果 敢、坚强、率直和坦诚。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地萌发了对种族歧视强烈的仇恨种子。15 岁时,聪颖好学的金以优异成绩连跳两级,从高中毕业,进入摩尔豪斯学院学习,成 为院长梅斯博士的高材生。在梅斯博士的教育下,金不畏强暴的思想被提高到了理论 的高度。 当时美国正值战后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使它坐上了“自 由世界”盟主的交椅。然而,在美国国内,曾经在战争期间维护过民主事业的黑人却 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歧视和压抑。面对丑恶、冷酷的现实,年仅17岁的金发现了自己 真正的价值是“为上帝服务”,他矢志为社会平等与正义作一名牧师。1949年,他进 入著名的克拉泽神学院学习两年,获得神学学士学位;尔后进入波士顿大学攻读宗教 学和教理神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5 年大学期间,他孜孜不倦地尽情遨游在人类知 识的海洋中。他潜心研究过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列宁的共产主义、法国哲学家勒努维 埃的人格主义、爱尔兰哲学家伯克利的道德理想主义。他阅读柏拉图、卢梭和托洛的 著作,潜心钻研过尼采的“超人”哲学和甘地的“非暴力主义”。他并非简单地、机 械地接受这些思想家的观念,而是把它们作为可以播种自己信念的沃土,逐步形成了 自己独到的理论基础。 金认为,人人生而平等。不论男人女人、黑人白人、老人小孩和智者愚者,也不 管人的爱好、资历和财产是否相同,都是人,是能够思维的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应 该受到尊重。 金主张公正无私的爱、普遍的爱,爱一切人,甚至要爱敌人。“敌人不爱你,因 为敌人不懂得什么是爱;我们爱敌人,是对一切人的救赎性的善良态度。” 信仰人的尊严和价值、基督教的普遍仁爱、甘地的不合作精神,构成了金的思想 基础和行动准则。 1955年,年轻的金成为蒙哥马利市德克特斯特街浸礼会教堂牧师。也就是在这一 年,一个忍无可忍的事件揭开了持续10余年之久的民权运动的序幕,并使金博士锻炼 成为民权运动的领袖。 1955年12月,一位42岁的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乘坐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公司的 汽车时,拒绝给白人男子让座,被警察以“擅占白人专座”的罪名拘捕,判处监禁14 天或罚款14美元。这件事激起广大黑人群众的义愤。在金和其他黑人领袖组织的“蒙 哥马利改进协会”的号召、领导下,近 5万名黑人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抵制公共汽车运 动。抵制乘车运动持续了整整 1年,使那家汽车公司损失惨重,难以维持。美国最高 法院不得不于1956年判决取消地方运输工具上的座位隔离制,宣布“在公共汽车上实 行种族隔离,即为违反宪法。”这是南部黑人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从此,黑人争取彻底的种族平等和公民权利的斗争风起云涌,席卷全国,但是在 初期,它由各种不同组织领导,采用的策略也不同。为了统一行动,有效地把民权运 动推进下去,1957年 1月,60位黑人牧师在亚特兰大组成了“南部基督教领袖联合会 ”。金被一致推举为该大会主席,这不仅是因为金所领导的抵制乘车运动取得了辉煌 胜利,同时也是因为金的威望极高,能够使不同派别、不同主张的黑人解放组织归附 到自己的旗帜之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