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三模(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6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4/30 11:40: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8460字。

  2022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三模(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时期,此时频繁的战乱、过热的经济开发与交通往来正无声地成为瘟疫传播的温床。春秋时期瘟疫传播较前代明显加剧,先秦古籍中有相关记载为证。据《周礼•天官•家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疠疾者,瘟疫也。就是说四季都有瘟疫发生,西周时已专门设置医官,管理传染病的治疗。与此相对照,据《春秋公羊传》载:“庄公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夏,齐大灾。大灾者何?大瘠也。大瘠者何?疠也。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及我也。”疠是瘟疫的意思,庄公二十年相当于公元前674年。就是说公元前674年春,齐国瘟疫大流行,灾难降临。这场凶险的瘟疫迅速向四周蔓延,殃及到邻近的鲁国,瘟疫在齐鲁大地肆虐。瘟疫四季皆有,但一般的瘟疫是不载入史册的,载入史册并被称为大灾者显然是死者数百万的大疫情。
  在春秋列国中,留下历史纪录的唯有鲁国,除鲁国的国史《春秋》外,其它诸国的历史均亡佚了。齐国的特大瘟疫除殃及鲁国外是否也传入其他国家,已成为历史的悬案。不过,我们从鲁国的历史记载中,不难判断春秋时期瘟疫肆虐的情况。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苦县置于西汉,即今河南省鹿邑县,其地春秋时属陈国,当时称为“鸣鹿”。就是说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陈国人。陈国地理位置靠近齐鲁两国,防止疫情传入陈国,显然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课题。
  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与瘟疫斗争中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战国时代,其中“正气存内”和“避其毒气”是中国几千年预防医学的核心思想。《道德经》八十章正是这样一篇大作,老子在此章中提出了以退为进、无为而治、改善民生、避战锁国的防疫治国方略。
  其中“小国寡民”“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说明老子厌恶大国争霸,希望避免战乱。“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是为了放缓经济开发,减轻生态压力。老子这一主张是对人类自身生产活动的自我节制与调整,意在解决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是要切断瘟疫的异地传播。“虽有舟舆,无所乘之”是要控制交通,限制人际往来,减少疫情传播。“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是要使民众返璞归真,远离奸诈贪欲,使社会回归到质朴淳厚状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是要改善民生,这也是“正气存内”的社会物质保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具有避战防疫的双重内涵。从防疫角度说,就是要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老子以退为进的治国智慧是其“无为”思想在防疫中的具体运用。有些学者无视老子生活时代的生态矛盾与瘟疫肆虐之背景,将《道德经》八十章中以退为进、清静无为的治国策略全部曲解为复古倒退,这是对《道德经》八十章内容的误读。
  当然《道德经》八十章内容也并非没有局限性。如老子反战思想虽然无可非议,不过他提出的“小国寡民”的解决方法则属于乌托邦式的幻想,但我们决不可因此而否定老子以退为进,无为而治,严格隔离以“避其毒气”的抗疫治国智慧。
  (摘编自洪朝宗《从<道德经>第八十章看古代抗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期战乱频发,经济开发过热,国家间往来密切,这些因素都成了当时瘟疫发生的基础。
  B.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之前,周朝官方就已经很重视传染病的治疗工作并进行相关管理了。
  C.老子主张放缓经济开发,希望通过节制与调整生产活动来解决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控制疫情。
  D.《道德经》第八章提出的防疫治国方略能够体现中国预防医学中“避其毒气”等核心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多次引用相关古代典籍的原文,通过对其内容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
  B.文章第二段指出陈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时代背景相互补充,使得论证更加周密。
  C.文章对《道德经》八十章的阐释,既有具体举例,又有整体评述,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在肯定老子抗疫智慧的同时,也举出部分学者的不同观点,体现出辩证立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春秋时代,四季都有瘟疫发生,在没有外来输入的常态下,鲁国是不会记录其它国家的疫情的。
  B.除鲁国的国史得以留存外,其它春秋诸国的历史都已经亡佚,可见当时瘟疫肆虐的影响十分严重。
  C.“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主张含有避战和防疫的双重内涵,其中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是主要目的。
  D.从老子提出的具体防疫措施看,他既关注社会民风等精神层面,也强调“正气存内”等物质层面。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洁①访谈录
  荒林②
  荒林:从一种社会理想的追求到个体的追求,变化是非常大的。你开始时是比较有社会责任感的写作,比方写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的时候,你还是比较重视社会问题的。
  张洁:中国知识分子通常会有这种情结。
  荒林:你写的时候很关注社会的状况吗?
  张洁:也不是,就是因为一种感动,或是说动心。
  荒林:是一件真实的事情?
  张洁:不太真实。对小说来说,没有一个具体、真实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