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蒹葭》《子衿》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2920字。
《关雎》《蒹葭》《子衿》教学实录
【课堂实录】
第一部分 导入学习
师:我们已经诵读了这三首诗的内容,感受到了诗歌的重章叠韵之美。今天我们继续追寻诗歌的美,以“美”为议题从人美、情美、景美三方面探究诗经中的“美”。
第二部分 人物形象美
师:我们首先来探究人物形象美,那么在追寻爱情的路上,这是怎样的男子呢;在被追寻的爱情之路上,这又是怎样的女子呢?
【屏显】
读懂追寻爱情之路上的男孩 ——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
读懂被追寻爱情之路上的女孩——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师:这个环节,我们把群的范围缩小一下,定格在《关雎》《蒹葭》中男子、女子的共同点上,我们抓住诗歌中的动词或形容词或变化的词句,找出男子和女子共同的特点,来分析人物形象。这两组分析男孩,后面两组分析女孩。每组把分析出来的关键词写在彩纸上,然后来讲解分析的过程。生:《关雎》中的男子,求而不得,但他不放弃,“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白天晚上都在求,更想着要有具体行动“琴瑟友之”,更幻想要“钟鼓乐之”,君子一直求,继续求,可以看出他特别执着;《蒹葭》中男主人公,从“蒹葭苍苍”“蒹葭萋萋”再到“蒹葭采采”“采采”是茂盛明亮,就说明,男主人公从天黑到黎明一直追寻着“伊人”,可见其执着。生:《蒹葭》中“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这里“长”“跻”“右”分别是漫长、高而陡、曲折的意思,而且“阻”右艰难险阻的意思,可以看出男主人公不畏艰难。《关雎》中男主人公在求而不得的情况下,仍然想尽办法,即使是重新学习也不害怕,可以说是不畏艰难。生:我们组读出的是男子都尊重女孩。《关雎》中的君子,在求而不得的情况下,只是自己“辗转反侧”,并没有生气啊,或作出过激的行为,更不会强迫对方去答应;《蒹葭》中的男子,只是“溯回从之”“溯游从之”,似乎只是远望,追从,也没有作出过激的行为。生:我们还读出了,君子之爱还得为对方提高自己。师:在追寻爱情的道路上,男子执着、不畏艰难、尊重对方甚至是为了对方,愿意提高自己,使自己变得情趣高雅,这样的男子,在诗经中被称为“君子”,那么是怎样的女子,让“君子”梦寐以求,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暮也思君。下面我们听听一组和四组同学的分享。生:文静美好 “窈窕” “淑女”生:勤劳能干 自尊自爱 细致谨慎师:这些女子不仅仪表美好,而且文静善良、勤劳能干、细致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