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4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三期末测试卷<br>
<br>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共31分)<br>
1.下列加线词语音、形、义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br>
A.拊(fǔ)心 陛(bì)殿前的台阶)<br>
被八创(chuáng伤) 濯淖(nào泥浆)<br>
B.啜(Chuò喝) 舞榭(xiè台上的房子)<br>
石扉(fēi门扇) 编撰(zhuàn写作)<br>
C.素昧(mèi不了解)平生 忍俊不禁(jīn禁止)<br>
相得益彰(zhāng显著) 超群绝伦(1ún比较)<br>
D.信手沾(niān用手指取东西)来 犯而不校(jiào同“较”计较)<br>
岌岌(jí山高陡峭)可危 如火如荼(tú茅草的白花)<br>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br>
A.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古代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俱,后来生活方式改变了,坐俱产生了,“椅子” “橙子”等字眼也就产生了。<br>
B.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为尊),尊者在左,卸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赔乘,赔乘的叫做骖乘,又叫车右。<br>
C.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在文章中水乳交溶,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强烈地振撼着读者的心灵。<br>
D.古来不管何等大名鼎鼎的人物,凡是做学问不踏实,而有穿凿附会之病者,几乎没有不闹笑话的。<br>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br>
A.一百多年来,汉堡港早就形成了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寓丰富于单纯,多变化而又精密,就像成熟的乐队演奏熟悉的乐曲。<br>
B.府后有太息桥;从前一边是监狱,一边是法院,狱卒提讯须过这里,所以得名。拜伦诗中曾咏此,因而便脍炙人口起来,其实也只是近世的东西。<br>
C.古人写文章不加标点,所以有文不加点之说。<br>
D.有的同学整天打疲劳仗,这是不足为训的。<br>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有着一种要把知识传下去并将它发扬光大的欲望,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注定会是个永恒的事业。____________________在道理上人人都明白,效益最高的投人是教育,____________实际情况是,我们对基础教育的投入______________很不够。<br>
A.如果 就 不仅 而 还 B.只要 就 尽管 但 还<br>
C.只要 也 不仅 而 却 D.如果 也 尽管 但 却<br>
5.下列这个复句的第一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br>
这样说来,(1)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2)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3)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4)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5)但侥幸虽使我不安心,(6)而是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7)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br>
A.(1)(2)(3)(4)/(5)(6)(7) B.(1)/(2)(3)(4)(5)(6)(7)<br>
C.(1)(2)(3)(4)(5)/(6)(7) D.(1)(2)(3)(4)(5)(6)/(7)<br>
6.辨别下面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格,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br>
①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了。<br>
②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br>
③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br>
④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br>
⑤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br>
⑥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br>
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br>
A.引用 排比 仿词 比喻 B.讽刺 排比 对比 比较<br>
拟人 移用 反问 比较 拟人 设问<br>
C.引用 举例 仿词 比较 D.讽刺 举例 对比 比喻<br>
比较 通感 反问 拟人 通感 设问<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