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临门押题之“教育减压,砺行致远”
- 资源简介:
约11000字。 高考作文临门押题之“教育减压,砺行致远”
【话题解读】
生活如一条奔流向前的江河,载着生命的小舟摇摇晃晃地前进,时而波澜不惊,时而暗潮汹涌。近两年,孤独症、压力、心理健康等词汇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青少年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除此之外,“鸡娃”“内卷”“学区房”等词也频繁被大家讨论。归根结底,是当下主流对于“成长”的定义,更多是与成功、成绩捆绑在一起,这很容易让人心理失衡,活得不轻松。也使得学生稚嫩的心灵折射出不堪重负的压抑与无处释放的烦闷。心灵上的重压如何释放?“双减”政策推出,可谓恰逢其时,同时,人们也在积极地探寻着那些让生活可以继续、甚至变得明亮的力量。
1、预测理由:
① 教育公平愿景
“双减”从政策上荡除了外部环境所施加的压力,很明显,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必将因“双减”而变:下课后不去学科辅导班赶场,周末不被各种填鸭式教学挤占。然而,在素质教育的赛道上,思想道德修养、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等要素如何得到充分凸显,学校、家庭及社会机构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面对“双减”政策,还有些家长充满焦虑,认为缩短学生在校时间,让他们陷入了“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习”的焦虑。但人生并不是一场赛跑,它更像是一场慢慢走、慢慢学习的旅途,我们都需要在这场“慢慢行进”的过程中树立目标,找到自己的信念与热爱,才会真正地接受和喜欢自己。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言:“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无论我们最终的成就如何,知晓自己“最想成为的人”,与自己和解,才是有效摆脱孤独与心灵焦虑的方式。
②治愈生命,重建心灵
不知何时起,“影子教育”成了一个热词,说的正是校外培训机构的不断扩张,孩子们很多课余时间,也交给了补习机构,“负担越减越重,睡眠越喊越少”的情况普遍存在。靠“刷题”“填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双减意见》出台,也是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有人说,“双减”及配套政策落地的一刻,必将成为中国教育的纪念日,它提醒人们停下来,歇一歇,投入更多精力去找寻那些分数以外的东西——比如成長的内驱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与好奇心、坚毅的品质、同理心、对真善美的感知与追求……这些都是靠刷题或补习获取不来的,但它们才是能抵御各种挑战与磨砺的坚硬盔甲。
②回归本真
“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不识抬举”……这类以强调付出为基础的“内疚式”教育,普遍存在于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打压式的批评教育与“情感漠视”很容易被孩子内化成“自己不值得被爱”的念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该尊重孩子的客观差异。榜样可以有许多种,而绝不是“成绩唯一”。“双减”政策旨在消除家长们的焦虑,让教育回归到更本真的状态。家长和学校更应该顺势而为,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注脚,让孩子长成自己应有的、而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
【认识提升】
1.话题内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静待花开”的艺术,需要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随着“双减”靴子落地,可以预计,今后趋势是给孩子书包“减重”,给家庭支出“减压”,让教育将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届时,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人才,也将不断涌现!诗人叶芝说:“教育是点燃一把火,而不是注满一桶水。”“双减”政策的实施,将挤压“刷题”、补课等“填鸭式”“倒灌式”教育的空间,点燃素质教育之火。可以预计,随着“双减”的大力推行,被点燃的素质教育火把,将越来越多,最终造炬成阳,发出璀璨光芒。
2.理念认识:过度知识教育抑制了孩子的生命成长,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好像一个农夫耕作的农田,一年一年地被过量的化肥施用着,这块农田将越来越失去生命的力;孩子们一年一年被过量的知识(甚至是污染的知识)填灌着,他们的生命的力也必然越来越消隐。 教育是什么?概括一句话就是:生命的成长。如果你认为教育单单就是知识增加,技能升级,那么今天的教育正在朝着你认为的方向前进——从普通学校到各种补习班再到家庭,从幼儿园到大学,线上线下,知识机器在全天运转,要把每一个人训练成“知识人”。这种教育抑制了孩子的生命成长。有很多看起来品学兼优的孩子,从小活在大人的期许中,被父母灌输着“成绩至上”的理念,能力与品性的培养则被忽略了。渐渐地,他们失去了寻找自身价值的动力。深度沉浸互联网的我们,看到的是知识的爆炸,时代的焦虑,看不到的是生命的坍塌,看不到这个世界,正在物质丰裕中走向精神贫瘠,而人类文明的风险系数不断提高。!
3.意义分析:如果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GDP突破100万亿,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楼、中国网等一个个“基建狂魔”惊艳世界的奇迹接踵而至,那么其中与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无疑是中国奇迹的支柱。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为千千万万年轻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从而成就了无数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但同时人们也看到,职业教育仍是我国教育领域的短板。此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对于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瓶颈”问题,助力其进一步改革发展,释放了积极信号。
4.立论树
1.家庭教育不可或缺。
2.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
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4.“双减”不是父母推卸教育责任的借口。
5.家庭教育要注重立德树人。
6.在积累上做加法,在思考时求精简。
7.在信心上做加法,在焦虑上做减法。
8.真正的“双减”是减负不减质。
9.减去负担,快乐学习。
10.“双减”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三者合力。
11.理性看待“双减”,切莫先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