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邹韬奋)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6/6 6:28: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课时,约3110字。
《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    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母爱的真挚、深沉,心灵受到震动,从而更深刻地去理解生活中的母爱。
  2.    通过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探究,继续理解截取材料写作的方法及作用。
  3.    体会叙议结合的写法,并能逐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合理运用。
  二、教学设想:
  1. 预习要求: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结合书下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不能理解的具体语境下的词语含义,圈好后准备课堂质疑。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试概括:全文共写了关于“母亲”的几件事?
  (3)文中最让你动情的语句或段落有哪些?画出来,并在文中空白处简要阐明让你动情的理由。
  2. 教法学法:教师应在预习环节中,指导学习初读的方法,包括扫除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质朴的语言中饱含的对真挚、深沉的“母爱”的无限追念之情以及对母亲的感激、歉疚、回报之情。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先结合预习作业,在学生回答和学生质疑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重在探讨各自答案形成的理由。并由此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思索上。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的讨论环境以及与文章基调相符的温馨的追思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在文本与师生间架起情感的桥梁。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积极主动地按要求完成预习作业,圈点勾画,以此作为课堂探究的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应重视发表自己的见解及理由,并能认真倾听其它同学的思考结论,学习他人思考问题的方法与角度,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构建新的思维框架,并依此来达到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
  3. 课时安排:两课时
  4. 教具准备:投影片若干张(生字词的注音注释,用于检查预习;课堂探究题,供学生思考理解用。)
  三、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的确,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母亲是最慈祥的,母爱是最温馨的。无数文人墨客在他们的文章中都会写到他们的母亲,写到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就是追忆母亲、赞颂母爱的《我的母亲》。(板书课题《我的母亲》)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检查预习题一
  1.学生个人回答预习第一题(在预习初读过程中,你觉得文章中哪些词应该理解和积累下来?哪些字词你还不理解?)
  2. 其它学生补充(词语的积累以及对前一位同学不理解字词的回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