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作文复习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3570字。
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代文学家纪昀在其微型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中说:“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当代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也认为做人要“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而雷锋同志却说:“我是一颗螺丝钉,党把我拧在哪里就在哪里起作用……党叫干啥就干啥。”
这些话语单独看来,都很有道理,能启人深思;而合起来看,内涵似乎并不一致,甚至有矛盾之处,令人费解。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说:“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在他看来,审美是一种生活方式,懂得审美是幸福的源泉。
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说:“现实很骨感,我们的生活‘三点一线’,哪有美感可言?”也有的同学说:“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无论学习多忙,我都要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还有的同学说:“追求美是一种小资情调,而且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是中学生,首先要想好一日三餐!”
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明清之际一批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认为学问必须有益于解决社会问题;李白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千古名句。庄子却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有现代学者认为:“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对于“有用”与“无用”的内涵与关系,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4.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古以来,“追求正义,坚守良知”的人格追求,“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贵”的品格修养,“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责任担当……都是中国精神的内涵。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精神的内涵被不断丰富,如生命至上、永不止步、勇于探索等等。
当今青年应传承精神,追逐梦想,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
校团委举行“传承精神,追逐梦想”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