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11
- 资源简介:
约2390字。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比较阅读,感知文章内容,把握小桃树的形象特点;
2. 解读文中人与物的关联,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 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学习小桃树面对逆境顽强奋斗的精神,加深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飞花令游戏:请生说出一句带“桃”字的诗句,要求:抑扬顿挫、不能重复。【PPT展示封面】
预设: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 师引入课文
(师:自古以来,自然界这看似寻常的山水草木总能触动人们的情思,我们说“一山一水总有意,一 草一木皆有情”。就如同学们刚刚所说的诗句,娇嫩、富有生机的桃常常会成为文人写作的对象,但大多接触到的都是美好的、充满活力的桃花。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下与之不同的风景—别样的桃树。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作家贾平凹先生的《一棵小桃树》,在他对一棵小桃树的关注描绘中,仔细品味其凝聚在小桃树上的殷殷情愫。)
二、作者相关:PPT展示,解答疑惑。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贾平凹。中午就有同学问了,老师这个字不是读“ao”吗?来,我们一起看PPT解决这一问题 )
PPT展示:贾平凹,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呼“平娃”,理想于通顺,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
(师:“ao”处易成洼地,因而“凹”陕西方言里读“wā” )
三、预习检测
1. 请生小组交流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补充订正字音字形
2. 师展示PPT,请生核对正音,询问是否解决疑难字词
3. 生自由朗读字音(一个两遍)
4. 圈出表示时间或提示结构的词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今天(雨天)—好多年前的秋天—秋天过去了,又过去了一个冬天(第二年春天)—如今(雨还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