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演讲稿的阅读技法指津与练习
- 资源简介:
约2870字。
高考语文备考:演讲稿的阅读技法指津与练习
技法指津
阅读一篇演讲稿,首先,我们要从演讲稿的写作背景入手,以此来推断演讲稿的性质,是用于交流自己的学习工作经验,还是有宣传呼吁的作用,以此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等等,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其次,要了解这篇演讲稿的结构,并逐步分析每一部分结构的作用;仔细分析演讲稿的写作技法,鉴赏其技巧、语言特色等。
一、对演讲对象的了解
演讲者在发表一篇演讲之前,除了要组织好演讲语言之外,还要考虑演讲对象(即听众)的文化水平、思想状况以及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来确立选题,以便更好地沟通。
例如,《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闻一多先生慷慨陈词,语言激烈,感情充沛,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扬了李公朴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与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演讲,引起了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情感上的共鸣,既对反动派的无耻行为深感憎恨,又对李公朴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对演讲稿结构的分析
一篇完整的演讲稿有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具有特殊的作用。
1.演讲稿在开头一般会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具有重要的作用:
(1)介绍背景,提出问题。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作出必要的说明,再进一步揭示论题,提出演讲主题。
(2)说明情况,引起关注。演讲稿要把论点摆出来,使听众一听就知道讲的中心是什么,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再提出一些激发听众思考的问题,以引起听众的兴趣。
2.判断一篇演讲稿是否优秀,关键要看其主体部分,演讲稿的主体部分与开头衔接得是否恰当、问题阐释是否明确、高潮部分是否可引发听众或读者共鸣等。主体部分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体现演讲稿中所引用的例证具有真实性与典型性;体现演讲稿在理论和事实的组织安排上的恰当,在事件的安排上的合理。内容上言简意赅,明确阐释演讲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在一篇演讲稿中,以某一内容为演讲高潮,思想深刻、态度明确,感情强烈,表现出演讲者的爱恶、喜怒,集中体现演讲者的思想观点。在内容上吸引听众,在感情上感染听众。
3.演讲稿的结尾可以是引导式、希望式、感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