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3400字。
《关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诗经》的有关知识
2.掌握本课的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4.品味课文的美
5.正确的看待和理解爱情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2. 品味课文的美
教法和学法:
诵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条河缓缓流淌了三千年,河畔的每一株草,每一缕清风,每一丝香甜,都被完整的珍藏。岁月的风尘无法将之淹灭,时光的足音无法将之覆盖,所有的细节汇聚成一个个富有灵性的文字,轻轻跳跃……
这条河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诗经> !关于《诗经》同学们知道多少呢?《诗经》我知道(学生想想说说)《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 500年间的 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诗经》的基本内容:风、雅、颂;《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这是《诗经》的有关知识,同学们把它掌握起来。大家知道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是哪一首诗吗? 不错,是《关雎》。《关雎》被安排在《诗经》的第一篇,一定有它的美妙之处,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关雎》
二、掌握字词:
雎鸠 荇菜 窈窕 寤寐 好逑 芼
三、学习课文
(一)欣赏吟诵《关雎》
1.听录音----自由读-----齐读-----分读(师领读前四句,全班齐读前四句,第五句开始男生先读,女生后读,形成一种参差错落之美,最后两句诗男生读两遍,和女生的朗读合在一起。师再轻声朗读前四句。)
2.掌握译文:
翻译: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岛上。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长短不齐荇菜鲜,顺着水流左右采。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3.主要内容:这首诗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二)听唱品味《关雎》美诗可美读,美诗也可以歌唱,因为诗歌本是可以和乐而歌的。现在也有人把《关雎》谱成了曲,请同学们,静心听,仔细品,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在你的脑海中会出现哪些画面?
画面一:我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
好一幅雎鸠和鸣图
画面二:我在读“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几句诗的时候,好像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清清的小河边,一位身穿粉红色衣裙的少女正两手不停地在水中采摘荇菜。她黑瀑似的长发轻束脑后,直垂腰际。她双袖挽起,露出了如玉似的手臂,她眼波流转,笑容粲然,像三月桃花一样美丽。
好一幅清新怡人的少女采荇图。
画面三:我在读“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时仿佛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夜已深沉,明月高悬,万籁俱寂,屋子里满是明月的清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采荇少女的美好身影使他魂牵梦萦,意醉神迷。
好一幅君子寤寐思服的画面。
画面四:我在读“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两句诗时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红对联,红窗花,红蜡烛,红衣,红盖头......锣鼓阵阵,鞭炮声声,喜气盈盈。
好一幅琴瑟钟鼓娶亲图
(三)研读探究《关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