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南通零模作文解读:“创造不是乱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9/17 7:30: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70字。

  2023届南通零模作文解读:“创造不是乱造”
  【作文题目】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新华社曾用“或可自赏,莫付流觞”来评价某女诗人的诗歌,意为有些作品自己欣赏就好,但不要公之于世。由此我们联想到书画界用注射器“射画”的书画作品、影视界“手撕鬼子”“石头砸飞机”的抗日神剧等现象。创造不是乱造,艺术作品要体现真、善、美,并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给大众以审美的愉悦。
  以上论述不仅对艺术,也对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一、材料观点
  材料中的诗作、书画、影视,都是举例,就像今年新高考1卷中关于围棋的“本手、妙手和俗手”一样,什么手本身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从*手出发,联系到生活中的其他类似情况,这才叫“得到启示”。
  今年高考题中,材料直接告诉考生,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要求你写的是“启示”:其实是你的“由此及彼”的能力,也就是主要关于“基础与创造”的道理对我们的启示,用围棋中的“基础与创造”的道理,类比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这里的材料,也直接告诉你了,“创造不是乱造”,艺术作品如此,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就是要求我们把艺术上的“创造和乱造”的道理,类比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所以,材料翻译如下:
  有的艺术作品打着“创造”的旗号“乱造”,创造不是乱造,创造有自己的边界:以真善美为标准,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
  基于上,参考立意:
  1、用“真善美”的标准来区分“创造与乱造”(认同材料观点)
  2、用人民的选择标准来创造而非用自我的标准去乱造(暗含多样性)
  3、“创造与乱造”的区分标准允许不同,因为人民本身就是多样的(带点思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