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3(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9/18 15:29: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3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94以和为贵,以和为媒.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91“德”“才”双翼翔九天.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95空谈无以致远,实干方能圆梦.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96三境道人生.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99守住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第91期)
  主题:“德”“才”双翼翔九天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文发布,一场前所未有的“双减”之战迅即席卷全国。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民众逐渐认识到,“双减”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材料二:
  2021年10月21日晚,著名钢琴家李云迪,因涉嫌嫖娼被北京朝阳警方行拘。这一事件引发舆论震动,并不断发酵,对于他的惩罚正纷至沓来。究其原因,只能说,做人德为先的人生准则被他抛诸脑后。李云迪事件,包括不久前连续爆出的当红明星丑闻给所有艺人敲响了警钟,也给所有立世之人敲响了警钟。颜值不是挡箭牌,才艺也不是护身符。做事先做人,千万别失德。
  材料三:
  疫情,仍在被关注。2021年10月31日,甘肃3名17岁学生确诊,他们的流调轨迹,让全网都红了眼。流调显示,他们均曾参加核酸采样志愿服务至凌晨,有人甚至是通宵。他们还只是孩子,但疫情到来,这群才17岁的学生,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成了灾难前挺身而出的年轻人。他们有担当、有勇气、有热血,挑起了时代的脊梁。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阐释你对“德和才”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
  材料一提供大背景,“双减”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材料二讲人物事件。反面材料。李云迪有才失德,德不配才。
  材料三讲学生事件。正面材料,年轻人,有德有才,德才兼备,德高于才。
  学生需通读三则材料,在把握三则材料内容指向命题意旨的基础上去展开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第95期)
  主题:空谈无以致远,实干方能圆梦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抖音泛滥的当下,有些年轻人似乎发现了实现梦想的捷径,于是在抖音中推介自己,整天侃天说地,侃理想。如果这些年轻人知道一些古人名句,或许会有所醒悟,例如,《礼记》中说“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元朝苏天爵说“不患出言之难,而患践言之难”,明朝周立说“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等。
  作为复兴中国梦的中国青年,你对此有何感想?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作文题由材料、提示语、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当下一些年轻人忙于借“空谈”实现梦想的现象,二是三则古人关于“空言”的观点。材料寓意比较明朗,考生稍加分析就能概括出其旨意,关键是如何辩证把握“空谈”“实干(实践)”与梦想(中国梦)之间的关系。提示语也有两部分内容:一是考生的特定身份——“复兴中国梦的中国青年”,二是写作要求“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第一点就要求考生把握写作者特定的写作身份,也就是说考生的“感悟与思考”理当是“复兴中国梦的中国青年”的“感悟与思考”。
  【参考立意】
  梦想是干出来的;
  空谈误己,实干兴国;
  复兴中国梦,唯有脚踏实地;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第96期)
  主题:三境道人生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国维曾说,古今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
  其实,做学问如此,社会生活和国家发展也是如此。无论个人的成长,还是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就,甚至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的百年奋斗历程,无不是从这三种境界一步步走过来的。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中的第一种境界是说要树立远大目标、明确奋斗方向;第二种境界是说要专注奋斗、锲而不舍地追求;第三种境界是说豁然开朗的顿悟、功到事成的喜悦。前两种境界是因,最后一种境界是果。材料第二段提供了立意的角度,可以从个人的成长来谈,也可以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来谈。
  参考立意:
  树理想,重行动,获成功。
  求索,奋发,复兴。
  有志有专有恒,方见灯火璀璨。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成就伟业。
  【佳作赏析】
  三境道人生
  晚清学者王国维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第99期)
  主题:守住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漫画名 因小失大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要写好这道作文题,我们就要读出漫画中的关键信息,读懂漫画内涵。漫画中一个人正面对着选择,西瓜是环保,芝麻是经济发展。很明显,这是一道环保题材的作文题。漫画中的主人公手里拿着代表经济利益的小芝麻满脸笑意,却将代表环保的大西瓜抛诸脑后,视而不见。“因小失大”的标题很明显地表明了漫画作者对画中人物的褒贬判断,值得注意。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应着重针对“环境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的两级关系去展开思辨。毫无疑问,环保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和关键。但在写作时也需注意,一味提倡“环保”而完全否定“经济发展”,是较为偏颇的。生活中我们应协调好生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