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导写:年轻人是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还是健康快乐就好
- 资源简介:
约6200字。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年轻人是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还是健康快乐就好
【作文题】
当今时代,我们总是鼓励年轻人要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而有人却说“我的孩子,我只要他/她健康快乐就好”。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学生佳作】
超 我 源 于 自 我
钱韻竹
当今时代,我们总是鼓励年轻人要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这仿佛是社会对年轻人的一种要求,表面上意义积极,实则不断地向处于社会中的人们施加无形的压力。名校毕业、事业有成、对社会的贡献,即被认为卓越,反之则是平庸。这种社会价值标准的捆绑,促使年轻人步步优秀,却如同流水线上生产出的零件工具,仅为了社会服务而存在,于是又难免走向平庸。而为了追求卓越所作出的努力——“内卷”、“996是福报”,诸如此类的话题现象层出不穷,却难免带来身体上的过劳、精神上的疲倦,以至于使人无法得到身心的健康快乐。
也有人说,“我的孩子,我只要他健康快乐就好。”这些发言者,大都是慈父慈母之心,出于爱子心切,希望孩子的成长能健康快乐即可。不可否认父母们的这一观点会为孩子省去许多烦恼,但在如今这样内卷成风、快速进步的时代,仅安于自己的舒适圈而不向外探索、进步,更容易使人落后于社会发展,与时代脱节。如若人生只是安逸舒适,没有进一步的精神追求,人也是难以得到真正的快乐的。
社会对年轻人的鼓励,或是父母对孩子的寄语,出发点都是好的,或是希望年轻人能够健康快乐,或是有进一步的成就。但这毕竟都是“别人”对年轻人的要求、期望。年轻人是否有总是活在“别人”给他们的设定里的嫌疑?无论是正在追求卓越,还是安于享乐,处于社会中的群体性认知总使我们忧虑于自己的处境在整体中是否合适,以鞭策自身更进一步。我们以社会和群体、他人的规范标准、期望估算自己的价值,去过自己的人生,却往往忽略了自我真正的个人价值与生命意义,沦为工具理性的受害者。若想真正达到健康快乐,做到超越自我的卓越,首先便要找回自我,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