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导向:把握权利
- 资源简介:
约2640字。
2023高考作文备考导向:把握权利
编者按
对经营者而言,当务之急是要自查自纠,及时清理不符合规定的格式条款。须知:网购购物不是一锤子买卖。遵守法律规定,这是合法经营的要求;尊重消费者,这是赢得口碑、赢得未来的关键。
时文选粹
清仓商品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这亏不能吃
网购日益流行,但商家的套路也令人“防不胜防”。比如“清仓商品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介意慎拍”这样的话术,就常常出现在直播购物之中。对此,中消协日前发文明确,经营者不能以“清仓”“尾货”“特殊商品”等名义擅自扩大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的范围,商家采用格式条款“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无效。
远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是消费者法定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文规定,除法律规定四类特定商品以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外,消费者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享有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权利。一些商家打着清仓、尾货的名义,限制消费者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美其名曰“自愿购买”“交易公平”,但实际上是为了规避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这种做法于法不容、于理不合。试问,如果产品质量经得起检验,为何害怕消费者正当退货?消费者收到产品大小、尺寸不适合,难道只能吃哑巴亏?
市场交易,公平是底线、诚信是红线。片面强调消费者“擦亮眼睛”的义务,而对自己应尽的责任推三阻四,显然有失公允。现实中,类似“清仓商品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这样的无理要求并不鲜见,或是单方面变更服务协议,以“默认”代替“同意”,或是把“仅支持退款、不承担惩罚性赔偿”挂在嘴边,或是天花乱坠的广告下面,附上一句“所有显示的图片、视频和其他商品显示方法仅限于图示目的”,这些格式条款被商家当作“免责金牌”,目的就是为了减轻经营者的责任。类似做法是违法行为,也是造成网购乱象丛生的重要原因,给消费者的网购之路埋下了陷阱、制造了障碍。
一些商家之所以对法律规定视而不见,除了“大家都这样”的说辞之外,更多是钻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