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3
- 资源简介:
约2850字。 《刘姥姥进大观园》名师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重点分析
九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所选教材均为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最高峰,而《红楼梦》则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回主要写凤姐和鸳鸯为了取悦贾母,合谋让刘姥姥在吃饭时出洋相,导演了一场独具情态的“笑剧”。虽是节选,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众人的笑也是各具情态,充分体现了各自的性格特点,读来栩栩如生。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特点,需要从人物描写中去品析。
难点分析
九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语文学习与名著阅读体验,大部分同学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词汇,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头名著的阅读,同时,对欣赏文学名著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与能力,能够结合工具书扫清基础知识障碍。学生通过观看影视剧,对故事情节大多有所了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了解处于较为浅层的阶段,对《红楼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深刻的思想内涵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刘姥姥这一胼手胝足的底层劳动人民,和富贵豪华的贾府显得格格不入,但她却游刃有余,自有她的过人之处,理解其形象特点,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导入
1、《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展现了她们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几百年来,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风靡,几代人为之赞叹,甚至专门成立了研究学会——红学。书中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通过作者的妙笔,她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她看似与贾府毫不相干,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用她的视野见证了贾家的荣辱兴衰,她就是刘姥姥。今天,让我们随着曹雪芹的妙笔,一起走近刘姥姥。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2、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主要是二进,即刘姥姥进大观园
一进
刘姥姥的女婿狗儿不争气弄得家业萧条,就搬出了城住到了乡下。到了年冬岁末,王狗儿家无以为计,顾头顾不得尾,岳母刘姥姥只好借着狗儿祖上与贾府连过亲,到贾府攀亲,寻求救济,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旗开得胜。她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外加一吊钱的援助,使这个庄户人家度过了难关。
二进
刘姥姥见到了王熙凤,而且很快就见到了贾母。因为贾母正好想找个上岁数的老太太说说话,所以,就留她在这儿住,留她在这儿玩,几次宴请在参观的过程当中,又是坐船又是行酒令,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刘姥姥为王熙凤的女儿起了名字,叫巧姐,最后带了好多东西回去,临走时,平儿还为其雇了轿子。
三进
她得到信息贾府被抄了,她去狱神庙探望凤姐,凤姐拜托她一定要把巧姐找回来。她费了好大劲才把学唱戏的巧姐赎回来 ,还带来孙儿王板儿和巧姐的一段姻缘。
3、如何进行人物形象的揣摩
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感染读者。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这一切都是为了刻画、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我们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要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这是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
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