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引用论证法
- 资源简介:
约3340字。
引用论证法
引用论证法:简称引证法,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和成语谚语俗语等来做论据以进行论证的方法。它是“道理论证”的一种。
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引用,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例如:邓小平同志在《讲讲实事求是》一文中直接引用了毛主席关于“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的大量论断。《纳谏与止谤》一文中引用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原文多处。直接引证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整句引用。例如,小平同志在《谈谈实事求是》中写道:“毛东泽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这是整句的引用。《纳谏和止谤》一文中写道:“譬喻止于‘皆以美于徐公’,接下去,‘今齐地方千里’来个陡转,入了正题。”——这一句中的“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属于部分词句的引用。
一种是间接引用,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引用方法多变,十分灵活。例如:现在世界各国经济形态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有市场经济也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经济,也有市场经济。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怎知鸿鹄之志”,某同,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只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2、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