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打赏与稿费”导写、素材化用与范文示例
- 资源简介:
约2970字。
12、“打赏与稿费”导写、素材化用与范文示例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陕西渭南6岁男童鹏鹏被继母虐待,75%颅骨缺损。有自媒体写了鹏鹏的遭遇,获得七千多人打赏,共约十几万元。随后,该款项被此爱心人士据为已有,变成了她的稿费,由自己支配,引来了众怒。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反映时代体制完善进程的作文题。文章打赏是在互联网共享经济模式下,读者对作者支付稿酬或进行嘉奖的一种方式。但是,打赏被爱心人士据为已有,则有失社会规范。具体立意时,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1.读者打赏,不是冲文章去的,而是冲需要帮助的人去的,当事人将其视为稿费收入,是混淆了事实。从法律上说,当事人开通打赏功能,以鹏鹏的名义寻求读者帮助,事后又据为已有,有欺诈嫌疑,这属于不当得利。
2.网络慈善缺一套行之有效的诚信约束机制。这种诚信约束机制一度也是电商要解决的难题。如何保证资金安全防止被欺诈,如何约束买卖双方,如何解决纠纷,应该成为社会思考的话题。
3.电商发展的良好态势和网络慈善如今的困境都提醒着我们,诚信是个道德问题,但它更是个机制问题。互联网、移动支付、现代社交媒体的出现给了网络慈善极大的发展空间,这原本是好事,但如果被人利用,就会造成诚信的危机。
[素材及化用]
强力素材1: 2016年9月8日,罗尔5岁的女儿查出白血病,罗尔开始在微信公众号上记录一家人与白血病“战斗”的历程。但是, 事情很快就出现了反转,网友们发现此事涉嫌网络营销,而且罗尔也并不是承担不起女儿的医疗费,他不但在深圳、东莞有三套房两辆车,还有自己的公司。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一场假慈善之名,经过精心策划包装的套路。这让一些“打赏”的读者感到愤怒,觉得受到了欺骗和愚弄。日前,相关方表示将会原路退回网友260余万微信赞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