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修养与才能”导写及范文
- 资源简介:
约7060字。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修养与才能”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涤心静灵,养韵提品,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了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修养不高的人比比皆是,缺乏修养的人还有很多。修养不够,对社会无益。
唯才是举,在才不在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以宽广的胸襟收纳各种人才,多次发布“求贤令”,不拘一格降人才。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共两段,第一段借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位置,指出修养和德行对个人成就事业和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而第二段则从才能角度出发,叙述了曹操追求才能,不拘一格选人才的例子,认为选拔人才应重在才能。
我们在写作时,可以选择自己支持的一种人才选拔观进行论述,也可以将这两种人才观综合起来进行思考。若认为品德重要,可重点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才会积极帮助他人,造福社会,而品德低劣的人,就算才华再好,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若认为才华重要,可指出才华可以带来效益最大化,为社会节约更多资源和人力物力。当然,若是将上述两种人才观综合起来进行思考,我们可以将上述论述中效益最大化和造福社会的观点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参考立意】
1.唯才是举,效益最大化
2.有德之人更会关心社会,回报社会
3.选拔人才应综合考虑德行和才华
4.唯才是用,唯德重用
【名句素材】
源静则流清,本国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中国古代学者)魏子
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中国古代学者)吕坤
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知道者必不自矜,知义者必不好得,知德者必不沽名。——(中国古代学者)张九成
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央,便不伤生。——(中国古代大臣)曾国藩
做一个正直的人,就必须把灵魂的高尚与精神的明智结合起来。——(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