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6
- 资源简介:
约4010字。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中必修上册(部编版)教材第二单元第4课第1篇
1、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通过专题研讨等活动,深入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喜看稻菽千重浪》这篇文章介绍了科学家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培育杂交稻,进一步选育”超级稻“的长期而艰难的历程。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袁隆平行为的解读树立”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劳动观念。
2、本单元所选择的作品主要是新闻作品,包括人物通讯(报道典型人物,树立时代楷模)和新闻评论(评论社会热点,引导社会舆论)。所以阅读这篇人物通讯,需要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深入挖掘典型事件,把握袁隆平的人物精神,提升媒介素养。
3、人物通讯的几个基本特点是:
(1)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
(2)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
4、所以本课的授课重点设计如下:
(1)通过探究袁隆平的动作、语言等细节品味其性格特征;
(2)通过矛盾冲突的挖掘体会袁隆平的思想境界;
(3)通过“内心独白创作”的形式再现袁隆平的内心世界;
学情分析
一、学生已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
学生在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一单元中已经学习过新闻阅读,对新闻的基本信息有所掌握、了解。具体内容如下:
任务一 新闻阅读
1 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任务二 新闻采访
任务三 新闻写作
但是根据问卷星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大部分课内篇目的印象比较模糊甚至完全不记得,对新闻要素的基础知识记忆相对较好,但是在本课所涉及的“通讯”特点相关知识上,只有13.16%的学生表示说得很清楚,64.47%的学生表示能记得一部分,但是说不太清楚。所以在授课时有必要将“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再给学生梳理一下。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1